中外合作办学并非都是全英文授课。对于六级低于450分,多年没用过英语,一听到快语速就懵。建议优先考虑双语授课项目,或者选择有中文助教的项目。现在很多好项目都提供语言桥梁课程,入学前可以重点提升学术英语。
中外合作办学并非都是全英文授课。
全英文授课:
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会采用全英文授课的方式,尤其是在一些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院校或专业中,比如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这些学校通常模仿国外合作院校的教学模式,所有课程都使用英文教材,授课和考核也以英文为主。一般外方主导的课程,如商科、国际关系等,通常由外籍教师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进行全英文授课,以确保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
中英双语授课:
有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会采用中英双语授课的方式。这种授课方式可以兼顾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在逐步适应英语授课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模式,即英文教学搭配中文解释,或提供同步翻译辅助理解。例如,理工科课程中的专业术语可能先用英文讲解,再由中方教师用中文补充说明。
部分中文授课:
中方独立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如思政、语文等,通常使用中文授课。此外,部分选修课或实践课也可能根据教师背景和教学需求使用中文。
中外合作办学的课堂上通常不允许使用翻译笔。
教学目的:中外合作办学旨在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适应全英文教学环境。使用翻译笔可能影响这一目标的实现。
课堂纪律:使用翻译笔可能会干扰课堂秩序,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
院校规定:大多数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禁止学生自行使用翻译工具,包括翻译笔。
如果担心语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提升语言能力:加强英语学习,提高听力、阅读和口语水平。
预习专业词汇:提前了解课程大纲,学习相关专业的英语词汇。
利用学习工具:使用录音设备记录课程,课后利用AI语音同步翻译软件进行翻译,帮助理解难点。
积极参与讨论: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
请教老师和同学:及时向老师请教难点,或向同学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