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不一定需要到国外学习,是否出国取决于具体项目的培养模式和个人选择。如果想不出国:优先选择“4+0”模式,确认项目在教育部备案、毕业可获双学位。如果计划出国:选择2+2或3+1等分段培养模式,提前准备语言和签证材料。
中外合作办学不一定要到国外,具体取决于所选择的项目和培养模式。
4+0模式:学生四年本科都在国内完成学业,无需出国。这种模式下,院校通常会将外方原版教材和教授引进,保证国内学生不出国也能接触与国外相同的教育资源。硕士项目一般也采用这样的形式,全程无需出国。
2+2模式:学生在国内院校完成第一和第二学年的学习,后两年可自主选择在国内或国外合作院校完成学习,所学专业不变。
3+1模式:学生需要在国内院校完成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学习,大四时可自主选择在国内或国外院校学习,所学专业不变。
1+3模式:此类主要存在于中外合作办学校区在海外的项目,即在国内学习一年,此后三年均在国外学习,但即使在海外学习期间,中方院校也会配备专门的管理老师,这类模式可获得中外双方学历证书。
此外,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还包括联合培养、双学位项目、交换项目、暑期学校、在线课程等,这些项目中,学生可以选择在国内完成全部或部分学业。
双方均颁发证书
国内院校: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国外合作院校:颁发相应的学位证书,通常没有毕业证书。这是最常见的方式,如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
国内院校颁发双证,国外院校提供额外认证
国内院校:颁发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
国外院校:提供额外的认证或文凭,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除国内双证外,还能获得法国工程师学衔委员会认证的法国工程师文凭,并同时被认证为欧洲科学与工程硕士。
国内院校颁发双证,国外院校颁发写实性证书
国内院校:颁发本科证书和学位证书。
国外院校:颁发写实性证书,证明学生在该校的学习经历和课程,如上海理工大学与美国中央密西根大学合作举办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仅国内院校颁发证书
国内院校:颁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国外院校:不颁发任何证书。这通常是因为学生未达到国外学校的语言要求或签证问题,无法出国就读。
仅国外院校颁发证书
一般是计划外招生或自主招生项目,毕业生只能拿到国外的学位证书,却无法拿到国内的学历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