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全国大部分省份已实施新高考模式。在新高考志愿填报中,蚌埠工商学院各专业均对考生的选考科目有明确要求,若未满足相关科目条件则无法填报。为帮助考生提前规划,本文整理蚌埠工商学院各专业选科要求对照表,适用于全国所有新高考省份(含“3+3”和“3+1+2”模式)。以下要求供参考,若学校政策调整,请以最新官方公布为准。
蚌埠工商学院各专业选科重要说明:
1.必选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为所有专业必考科目。
2.选考科目范围:考生需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3.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及选科要求可能更新,正式填报志愿时务必以蚌埠工商学院当年官方发布的最新要求为准。
年份 | 院校名称 | 层次 | 科目 | 专业名称 | 选科要求 |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历史 | 金融学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历史 | 投资学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历史 | 英语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历史 | 广告学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历史 | 工商管理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历史 | 会计学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历史 | 财务管理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历史 | 审计学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历史 | 资产评估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历史 | 劳动关系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历史 | 物流管理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历史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历史 | 市场营销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历史 | 跨境电子商务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历史 | 网络与新媒体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历史 | 人力资源管理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历史 | 国际商务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物理 | 金融学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物理 | 投资学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物理 | 英语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物理 | 广告学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物理 | 工商管理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物理 | 会计学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物理 | 财务管理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物理 | 审计学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物理 | 资产评估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物理 | 劳动关系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物理 | 物流管理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物理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物理 | 市场营销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物理 | 跨境电子商务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物理 | 网络与新媒体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物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物理 | 国际商务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物理 | 经济统计学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物理 | 数字经济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物理 | 金融工程 | 不限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物理 | 统计学 | 化学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物理 | 应用统计学 | 化学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物理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化学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物理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化学 |
2026 | 蚌埠工商学院 | 本科 | 物理 | 质量管理工程 | 不限 |
不同选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和“学习难度”差异极大,需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避免“盲目追求冷门或热门”。
选科组合 | 专业覆盖率(参考) | 学习难度 | 适配方向 |
---|---|---|---|
物理+化学+生物 | 95%以上(最高) | 高(理科硬核) | 理工科、医学、药学、生物科学 |
物理+化学+地理 | 90%左右 | 中高(地理偏理科,记忆量少) | 理工科(如地质、环境、测绘)、部分文科专业 |
物理+生物+地理 | 70%左右 | 中(避开化学难点,适合物理强、化学弱) | 部分医学(需看高校要求,部分不接受)、生物工程、环境科学 |
历史+政治+地理 | 40%左右(传统文科) | 中(记忆量多,逻辑难度低) | 人文社科(汉语言、历史、法学、新闻)、教育学 |
历史+化学+生物 | 50%左右(交叉组合) | 中(文科+理科,适合偏文但想报医学/生物) | 部分医学(需确认高校要求,部分接受)、生物科学、文物保护 |
历史+政治+化学 | 45%左右 | 中(文理兼顾,适合想考公但有理科兴趣) | 法学(部分高校无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部分化学相关专业(少) |
误区1:盲目追求"覆盖率"
物化政虽覆盖99%专业,但若成绩不达标(如物理排名未进前30%),易导致志愿滑档。
建议:优先满足目标专业的必选科目,而非单纯追求数量。
误区2:忽视赋分规则
再选科目(化学、生物等)采用等级赋分制,原始分排名决定最终成绩。
风险:地理、政治等科目因选考人数多,中等成绩可能被"拉低"。
误区3:忽略职业规划
理工科必选物理+化学(如人工智能、临床医学);
考公/考研需选政治;
艺术生若计划跨考研究生,建议增加政治或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