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家庭经济条件允许,且希望接受国际化教育、拓展海外就业机会,优先选中外合作办学。若预算有限,或计划在国内就业、考公考编,优先选普通类教育。虽然中外合作办学学校在整体高校数量中占比较小,但其在提供国际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多元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数量相对国内普通高等院校来说比较少,但近年来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整体数量情况
截至2025年6月20日,教育部官网发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共有16所,其中包括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院校4所,境外贸易机构设立的学校2所。
此外,还有121家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这些机构通常属于国内大学中的二级学院。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量较多,截至2019年,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881个。
不同类型数量情况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有9所,如上海纽约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温州肯恩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 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二级学院:如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密歇根学院等。
发展趋势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教育部对2025年上半年申报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进行了评审,新批准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6个,新批准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0个。
一、办学资质与招生政策
办学主体
中外合作办学:由中外双方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国内高校与国外院校联合举办,需通过教育部认证。
普通类教育:由国内高校独立运营,完全依据中国教育体系。
招生录取
中外合作办学:
部分项目录取分数线低于同层次院校,但英语单科成绩要求较高(如英语需达90分以上)。
部分采用申请审核制,无需参加国家统考(如硕士项目)。
普通类教育:通过全国统一高考录取,按省份批次分数线择优录取。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维度 | 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教育 |
---|---|---|
教学语言 | 全英文或双语授课(如上海纽约大学全英文) | 以中文为主,部分专业引入双语课程 |
课程体系 | 引入国外核心课程,注重国际化实践(案例教学、小组讨论) | 以国内课程体系为主,侧重专业知识传授 |
培养模式 | 提供“2+2”“3+1”“4+0”等分段模式(如国内4年不出国) | 国内完成全部学业 |
师资力量 | 外籍教师占比高(如西交利物浦超50%) | 以国内教师为主,国际师资较少 |
三、学费与经济负担
中外合作办学:
年均学费3万-20万元,顶尖院校(如上海纽约大学)达12万-18万元。
双学位项目费用更高(如“2+2”模式国内阶段约4.98万-11.8万元/年)。
普通类教育:
公办院校3000-8000元/年,民办院校1万-3万元/年。
四、学位认证与就业方向
学位证书
中外合作办学:
国内+国外双学位(需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与海外留学文凭等效)。
部分项目仅颁发国内学位(如“4+0”模式)。
普通类教育:直接颁发国内学历学位证书,无需额外认证。
中外合作办学:
更易获得国际就业机会,尤其在金融、能源等热门领域。
海外学习经历提升跨文化适应能力。
普通类教育:本土就业优势明显,尤其在政府机构、国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