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录取分数线是461分~607分。河南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在吉林物理类考生中招生时,2025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3分、最低位次为25490位。在吉林历史类招生时,河南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的最低分为550分、最低位次为3833位。
学校名 | 高考省份 | 科目 | 2025分数 | 2025位次 |
---|---|---|---|---|
河南大学第007组(中外合作) | 吉林 | 物理 | 503 | 25490 |
河南大学第006组(中外合作) | 吉林 | 物理 | 549 | 14551 |
河南大学第008组(中外合作) | 黑龙江 | 物理 | 491 | 35295 |
河南大学第003组(中外合作) | 黑龙江 | 物理 | 542 | 18971 |
河南大学第004组(中外合作) | 黑龙江 | 物理 | 519 | 25891 |
河南大学第007组(中外合作) | 黑龙江 | 物理 | 560 | 14206 |
河南大学08组(中外合作办学) | 江苏 | 物理 | 589 | 45633 |
河南大学007组(中外合作办学) | 安徽 | 物理 | 592 | 32154 |
河南大学051组(中外合作办学) | 安徽 | 物理 | 555 | 65066 |
河南大学002组(中外合作办学) | 安徽 | 物理 | 524 | 101289 |
河南大学(中外合作)999组 | 福建 | 物理 | 549 | 35614 |
河南大学(中外合作)500组 | 福建 | 物理 | 579 | 20738 |
河南大学第505组(中外合作) | 江西 | 物理 | 564 | 25251 |
河南大学第07组(中外合作) | 湖北 | 物理 | 555 | 40597 |
河南大学第213组(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 | 湖南 | 物理 | 529 | 61880 |
河南大学第222组(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 | 湖南 | 物理 | 561 | 37146 |
河南大学第218组(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 | 湖南 | 物理 | 522 | 68225 |
河南大学222组(中外合作) | 广东 | 物理 | 508 | 151144 |
河南大学227组(中外合作) | 广东 | 物理 | 558 | 69993 |
河南大学226组(中外合作) | 广东 | 物理 | 525 | 120162 |
河南大学302组(中外合作) | 广西 | 物理 | 477 | 72683 |
河南大学303组(中外合作) | 广西 | 物理 | 542 | 28668 |
河南大学专业组102(中外合作) | 四川 | 物理 | 545 | 70843 |
河南大学(中外合作) | 贵州 | 物理 | 461 | 85536 |
河南大学第003组(中外合作) | 吉林 | 历史 | 550 | 3833 |
河南大学第002组(中外合作) | 黑龙江 | 历史 | 522 | 5694 |
河南大学02组(中外合作办学) | 江苏 | 历史 | 566 | 16741 |
河南大学002组(中外合作办学) | 安徽 | 历史 | 554 | 12855 |
河南大学(中外合作)999组 | 福建 | 历史 | 537 | 8521 |
河南大学第102组(中外合作) | 江西 | 历史 | 545 | 14185 |
河南大学第03组(中外合作) | 湖北 | 历史 | 570 | 8641 |
河南大学第206组(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 | 湖南 | 历史 | 536 | 14516 |
河南大学217组(中外合作) | 广东 | 历史 | 548 | 25080 |
河南大学301组(中外合作) | 广西 | 历史 | 522 | 11238 |
河南大学专业组102(中外合作) | 四川 | 历史 | 550 | 20096 |
河南大学(中外合作) | 贵州 | 历史 | 526 | 13756 |
河南大学003专业组(中外合作办学) | 甘肃 | 历史 | 467 | 13762 |
河南大学(04)(中外合办) | 北京 | - | 554 | 23002 |
河南大学06组(中外合作) | 天津 | - | 576 | 18798 |
河南大学(06)(中外合作办学) | 上海 | - | 476 | 31096 |
河南大学(07)(中外合作办学) | 上海 | - | 500 | 24251 |
河南大学(80)(中外合作) | 海南 | - | 607 | 10923 |
生物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解读
河南大学与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由河南大学国际(欧美)理工学院承办。
国际(欧美)理工学院是由成立于2002年3月的原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理工类专业组建而成,是河南省最早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实体单位之一,也是河南省首家在中国境内颁发国外本科学位、实现“不出国留学”的中外合作办学学院。学院秉承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前瞻开放,面向世界”的办学传统,恪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对应新时期河南大学“强理振文 新工新医”办学新主线,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卓越人才。
中德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由中德双方共同研究、设计并实施教学计划,主要采用“2+2”培养模式。学生前两年在河南大学学习,后两年可选择赴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深造,或继续在河南大学完成学业。项目前两年引入德方德语课程及优势专业课程,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和专业基础。选择赴德国学习的学生,在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完成规定课程后,将获得该校学士学位证书。经河南大学审核认可后,学生同时获得河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选择继续在河南大学学习的学生,完成学业后将获得河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项目特别注重国际化视野培养,高年级阶段定期邀请合作大学知名教授来校开展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
中德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人才培养成绩斐然,自2005年招生以来,累计培养2000余名毕业生。国际化教育经历使学生在高端化、国际化就业市场更具竞争力,尤其受外企、跨国科技公司青睐。往届毕业生主要就业区域集中于上海、深圳、杭州、大连、无锡和郑州等国内一线城市。就业单位涵盖拜耳、辉瑞、华润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充分体现了专业建设的特色优势和品牌效应。近3年毕业生有约23%到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和地区攻读硕士学位,其中在德国全部申请到慕尼黑工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斯图加特大学等TU9高校,在其他国际和地区均为QS排名前50以内的高校。同时,约有35%的毕业生在国内升学深造,录取院校均为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及科研院所,包括: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解读
河南大学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由河南大学国际(欧美)理工学院承办。
国际(欧美)理工学院是由成立于2002年3月的原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理工类专业组建而成,是河南省最早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实体单位之一,也是河南省首家在中国境内颁发国外本科学位、实现“不出国留学”的中外合作办学学院。学院秉承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前瞻开放,面向世界”的办学传统,恪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对应新时期河南大学“强理振文 新工新医”办学新主线,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卓越人才。
中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由河南大学与维多利亚大学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并实施教学管理。学生在河南大学就读期间,可同时注册维多利亚大学学籍。学生可选择多种培养模式:1.国内全日制“4+0”培养模式:学生可在河南大学完成四年本科学习,达到中澳双方共同的毕业要求和学术标准后,同时获得维多利亚大学学士学位证书、河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2.“4+2”本硕连读模式:学生4年在河南大学就读,2年在维多利亚大学就读,达到中澳双方共同的毕业要求和学术标准后,可获得河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维多利亚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和研究生硕士学位证书。
中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人才培养成绩斐然,自2003年招生以来,累计培养近5000名毕业生。双学位背景及国际化教育经历使学生在高端化、国际化就业市场更具竞争力,尤其受外企、跨国科技公司青睐。往届毕业生主要就业区域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和郑州等国内一线城市。就业单位涵盖华为、科大讯飞、腾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同时有河南空港数字、各级政府部门等优质用人单位,充分体现了专业建设的特色优势和品牌效应。近3年毕业生双学位获取率达95.3%,有约25%的毕业生到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攻读硕士学位,其中77%的学生申请到QS排名在前50以内的国(境)外高校,95%的学生申请到QS排名在前100以内的国(境)外高校。同时,毕业生在国内升学深造方面表现优异,录取院校均为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及科研院所,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