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贵州的录取分数线因选考科目物理类/历史类和专业差异呈现明显不同。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物理类康复治疗学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90分位次为9349位;物理类中西医临床医学(华佗班)专业录取分数线为642分位次为1281位;物理类中医学(实验班)专业录取分数线为610分位次为5177位;物理类针灸推拿学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90分位次为9365位;物理类中医学专业录取分数线为602分位次为6560位;物理类中药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78分位次为12732位;物理类生物工程(交叉创新班)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75分位次为13726位;物理提前中药学(高校专项计划)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75分位次为13807位等。如果考生和家长准备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可以多关注一下北京中医药大学最新的招生政策和动态。
选科招生类型 | 院校名称 | 专业代码 | 专业 | 分数线 | 位次 |
---|---|---|---|---|---|
物理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02 | 针灸推拿学 | 590 | 9365 |
物理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03 | 中药学(时珍国药班) | 598 | 7443 |
物理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04 | 中西医临床医学(华佗班) | 642 | 1281 |
物理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05 | 中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 641 | 1350 |
物理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06 | 中医学(实验班) | 610 | 5177 |
物理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07 | 中医骨伤科学 | 597 | 7668 |
物理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08 | 中医学 | 602 | 6560 |
物理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09 | 中医学(卓越中医儿科班5+3 一体化) | 615 | 4363 |
物理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10 | 中医学(卓越5+3一体化) | 620 | 3529 |
物理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11 | 中药学 | 580 | 12279 |
物理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12 | 康复治疗学 | 590 | 9349 |
物理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13 | 生物工程(交叉创新班) | 575 | 13726 |
物理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14 | 药学 | 584 | 11110 |
物理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15 | 中药制药 | 581 | 11991 |
物理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16 | 药事管理 | 566 | 16910 |
物理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17 | 护理学 | 557 | 20437 |
物理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18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成思危 拔尖人才班) | 579 | 12664 |
物理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19 | 少数民族预科 | 573 | 14682 |
物理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20 | 针灸推拿学(国家专项计划) | 591 | 9132 |
物理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21 | 法学(医药卫生)(国家专项 计划) | 577 | 13132 |
物理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22 |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 )(国家专项计划) | 535 | 30796 |
物理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23 | 护理学(国家专项计划) | 551 | 23049 |
物理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24 | 中药学(国家专项计划) | 578 | 12732 |
物理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25 | 药事管理(国家专项计划) | 558 | 20132 |
物理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26 | 中药制药(国家专项计划) | 573 | 14484 |
历史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101 | 英语(中医药国际传播) | 601 | 2112 |
历史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102 | 英语(医学) | 608 | 1656 |
历史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103 | 针灸推拿学 | 631 | 613 |
历史类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104 |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 | 590 | 3012 |
物理提前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01 | 中药学(高校专项计划) | 575 | 13807 |
请注意:表格里仅包含部分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及最低位次,并非202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全部专业录取分数线及最低位次,如果想查看所有202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贵州专业录取分数及最低位次,请前往高考志愿获取完整信息,含有加分和降分。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学校现任党委书记王瑶琪,校长唐志书。
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6年,前身为北京中医学院,是国务院批准最早创办的高等中医药院校。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1996年,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入选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2022年,连续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学科连续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成为教育部新一届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20年,荣获“全国文明校园”。学校现有3个校区,分别为良乡校区、和平街校区和望京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