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校友会网公布校友会2025年昆明理工大学专业排名,了解昆明理工大学专业排名为考生和家长高考填报志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榜单显示,在最新校友会2025昆明理工大学专业排名中,矿物加工工程、采矿工程、冶金工程等专业获得2025中国六星级专业(6★),位列2025世界高水平专业、中国顶尖专业行列。以下是2025年昆明理工大学王牌热门专业排名及最值得考生报考的优势专业,供你参考: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星级 |
---|---|---|
3 | 矿物加工工程 | 6★ |
6 | 采矿工程 | 6★ |
7 | 冶金工程 | 6★ |
5 | 制药工程 | 5★ |
6 | 资源勘查工程 | 5★ |
8 | 环境工程 | 5★ |
8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5★ |
8 | 安全工程 | 5★ |
9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5★ |
14 | 测绘工程 | 5★ |
19 | 工程力学 | 5★ |
24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 |
24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 |
3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4★ |
4 | 资源环境科学 | 4★ |
4 | 物流工程 | 4★ |
5 | 功能材料 | 4★ |
7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4★ |
9 | 环境设计 | 4★ |
13 | 交通工程 | 4★ |
16 | 轻化工程 | 4★ |
19 | 城乡规划 | 4★ |
20 | 工程管理 | 4★ |
24 | 建筑学 | 4★ |
25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4★ |
25 | 水利水电工程 | 4★ |
25 | 车辆工程 | 4★ |
26 | 交通运输 | 4★ |
28 | 工业工程 | 4★ |
29 | 机械工程 | 4★ |
31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4★ |
33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4★ |
36 | 工商管理 | 4★ |
38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 |
43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 |
43 | 自动化 | 4★ |
44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 |
49 | 土木工程 | 4★ |
50 | 法学 | 4★ |
51 | 通信工程 | 4★ |
55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4★ |
6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
70 | 应用化学 | 4★ |
3 | 质量管理工程 | 3★ |
6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 3★ |
8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3★ |
8 | 汽车服务工程 | 3★ |
12 | 工程造价 | 3★ |
12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3★ |
16 | 酒店管理 | 3★ |
16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3★ |
21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3★ |
21 | 人工智能 | 3★ |
26 | 农业水利工程 | 3★ |
30 | 地质工程 | 3★ |
33 | 土地资源管理 | 3★ |
36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3★ |
44 | 风景园林 | 3★ |
44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3★ |
44 | 地理信息科学 | 3★ |
46 | 物联网工程 | 3★ |
46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3★ |
48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3★ |
50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3★ |
50 | 广告学 | 3★ |
51 | 汉语国际教育 | 3★ |
51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3★ |
54 | 翻译 | 3★ |
62 | 环境科学 | 3★ |
66 | 产品设计 | 3★ |
69 | 工业设计 | 3★ |
81 | 生物工程 | 3★ |
83 | 视觉传达设计 | 3★ |
87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3★ |
94 | 临床医学 | 3★ |
110 | 市场营销 | 3★ |
144 | 金融学 | 3★ |
150 | 电子信息工程 | 3★ |
151 | 软件工程 | 3★ |
208 | 会计学 | 3★ |
232 | 英语 | 3★ |
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9月1日,时名“昆明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学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学校先后隶属原高等教育部、原冶金工业部、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管理,学校现已建成呈贡、莲华、新迎三个校区,正在全力推进嵩明新校区建设,总占地面积5418亩,主校区为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大学城。
经过70年的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齐全的重点大学,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涌现了一大批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创新人才和重要科技成果,其中屈维德教授首创“冲击消震原理”,应用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李梦庚教授发明的“粗锡电热连续结晶机除铅铋工艺及设备”,被西方冶金界誉为“20世纪锡冶金最伟大的发明”,与戴永年教授发明的“焊锡真空分离铅锡技术”联合构成了现代火法锡精炼技术,推广至全球炼锡厂;刘北辰教授发明了世界首座倒张拱钢索桥。同时,学校发明的“内热式多级连续真空蒸馏金属分离技术”世界领先,“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微波冶金反应装置”实现万吨级成套装备自主创新,“顶吹熔炼-闪速熔炼-自热熔炼三炉系联动的镍冶炼创新技术体系”属世界首创,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技术和新装备将世界锡精炼水平发展到新高度,贵金属合金真空气化分离关键技术构建了新一代绿色高效提炼贵金属技术,灵长类靶向基因编辑技术被评价为人类疾病模型研究的里程碑性工作……,为国家乃至世界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