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对青岛国科大的评价非常积极,认为这是一所科研实力雄厚、师资力量强大的高校,特别适合有志于科研的学生。2026年青岛国科大的录取分数线预计在680分左右,与主校区相近,但具体分数可能因高考政策调整而有所波动。
张雪峰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国科大的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所"根正苗红"的顶尖学府。作为中科院的"亲儿子",青岛国科大继承了中科院113个研究所、2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科研资源,师资力量极为雄厚,拥有17868名研究生导师,其中两院院士217人。张雪峰曾调侃:"在这里,'教授带队做实验'是基本操作,'院士手把手改论文'才是日常。"
青岛国科大的专业设置也备受张雪峰推崇。传统理科如数学、物理、化学全部获评A+,与清华北大并列第一;新兴工科如人工智能、计算机专业在多省录取分数线突破690分;交叉学科如生物信息学、环境科学则融合了多学科优势。张雪峰特别指出:"想搞基础科研,闭眼选这三个专业,未来不是进中科院就是去常春藤名校。"
青岛国科大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校区,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采用"名家治校、点燃激情、高效课堂、精细管理、多元发展、集团联动"六大办学特色,践行"教育不是灌满,而是点燃"的教育思想。学校注重科研与实践结合,学生从大一开始就能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这种培养模式在全国高校中独树一帜。
在学科建设方面,青岛国科大面向科技前沿,聚焦国家战略和地方社会经济需求,形成了生物、化工、材料、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体系。其一级学科均进入了ESI全球前1%行列。学校与中科院各研究所深度合作,学生研一阶段在北京主校区学习,之后便在青岛能源所开展科研活动,这种"北京+青岛"的培养模式既保证了基础教育,又提供了丰富的科研实践机会。
根据近年数据,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北京2024年录取分数线为682分,山东为680分,陕西为684分。青岛校区作为国科大的一部分,录取分数线预计与主校区相近。但2026年高考政策将发生重大变化,全面执行"3+1+2"模式,取消一本、二本划分,改为本科批和专科批。物理类与历史类考生分开划线,录取规则更加灵活。
专家预测2026年可能是"高考小年",录取分数线可能有所下降。对于青岛国科大来说,虽然整体录取标准可能保持高位,但部分专业或批次的分数线可能出现小幅波动。建议考生关注目标专业的历年录取数据,结合自身成绩和位次合理填报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