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学考不及格人数预计在18万左右,具体因省份而异,如广东省2024年就有18万考生未达平均线。学考与高考关系密切,在新高考省份,学考成绩直接影响高考录取,而在传统高考省份则主要影响高中毕业资格。
从各省数据来看,学考通过率存在明显差异。广东省2024年学考报考人数突破40万,其中约18万考生未达到299分的平均线,通过率约为55%。相比之下,湖北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不合格率控制在2%以内,通过率高达98%。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各省考试难度和评分标准的不同。
2026年新高考改革将进一步影响学考通过率。随着"院校+专业组"模式的全面实施,学考成绩与高考录取的关联性增强,可能导致部分省份提高学考难度以筛选学生。预计2026年学考整体通过率将维持在80%-90%之间,但重点省份如广东、浙江等通过率可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学考与高考的关系因省份政策而异。在新高考省份,学考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其中选择性考试成绩直接计入高考总成绩。例如海南省将基础会考成绩按10%折算计入高考总分,江苏省则对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设置报考门槛。这种"硬挂钩"模式使学考成绩直接影响高考录取结果。
在传统高考省份,学考主要作为高中毕业资格认证,即使不合格也不影响参加高考。但2026年新高考改革后,这种区分将逐渐模糊。全国范围内将取消一本、二本划分,所有本科院校统一竞争,学考成绩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录取中的参考权重可能增加。部分省份还可能推行"调剂志愿确认"机制,学考成绩将成为调剂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