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全国高中学考每年举行两次,分别在1月和6月。如果考试不过,可以参加补考或重修,具体补考政策和流程因省份而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详细信息,具体来看一下!
2026年高中学考采用"一年两考"制度,分别在1月和6月进行。以江苏省为例,信息技术科目考试安排在1月10日-12日,采用机考形式,每天6场,每场60分钟。语文、数学、外语等笔试科目则在1月17日-19日进行,其中语文考试时长为90分钟,其他科目均为75分钟。
不同省份的具体安排略有差异。浙江省实行定时定科统一安排,高一下学期考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高二上学期考物理、思想政治,高二下学期考语文、数学、技术,高三上学期考外语。这种分阶段考试的方式减轻了学生的备考压力,也给了学生更多准备时间。
如果学考没有通过,考生可以参加补考。浙江省规定,如果某科目成绩等级不合格,可申请再次考试,相应科目学考合格后方能报考同科目的选考。山东省则允许社会人员参加学考补考,但需在考籍有效期内完成,考籍有效期为5年。
补考的具体流程因省份而异。一般来说,考生需要向所在学校或当地教育考试机构提出补考申请,缴纳补考费用,并按照安排参加补考。部分省份还提供在线补考服务,方便考生灵活安排时间。补考通过后,成绩会更新为合格,不影响高中毕业和高考报名。
对于多次补考仍未通过的考生,部分省份还提供重修机会。学生可以报名参加相关科目的重修课程,系统学习后再次参加考试。重修通常由学校组织,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确保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