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理工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录取分数线是556分~702分。北京理工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在内蒙古物理类考生中招生时,2025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36分、最低位次为2079位。下面是该校具体中外合作办学录取分数线及位次信息,仅供参考。
学校名 | 高考 省份 | 科目 | 2025 分数 | 2025 位次 |
---|---|---|---|---|
北京理工大学第004组 (中外合作) | 内蒙古 | 物理 | 636 | 2079 |
北京理工大学第003组 (中外合作) | 内蒙古 | 物理 | 623 | 3330 |
北京理工大学第008组 (中外合作) | 黑龙江 | 物理 | 626 | 2641 |
北京理工大学第005组 (中外合作) | 黑龙江 | 物理 | 610 | 4548 |
北京理工大学05组 (中外合作办学) | 江苏 | 物理 | 631 | 12320 |
北京理工大学04组 (中外合作办学) | 江苏 | 物理 | 640 | 7928 |
北京理工大学006组 (中外合作办学) | 安徽 | 物理 | 647 | 4901 |
北京理工大学003组 (中外合作办学) | 安徽 | 物理 | 631 | 10188 |
北京理工大学 (中外合作)500组 | 福建 | 物理 | 634 | 4065 |
北京理工大学 (中外合作)999组 | 福建 | 物理 | 625 | 5813 |
北京理工大学第501组 (中外合作) | 江西 | 物理 | 597 | 9975 |
北京理工大学第504组 (中外合作) | 江西 | 物理 | 614 | 4995 |
北京理工大学第06组 (中外合作) | 湖北 | 物理 | 625 | 6109 |
北京理工大学第205组 (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 | 湖南 | 物理 | 629 | 6094 |
北京理工大学第202组 (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 | 湖南 | 物理 | 621 | 8307 |
北京理工大学206组 (中外合作) | 广东 | 物理 | 632 | 8848 |
北京理工大学303组 (中外合作) | 广西 | 物理 | 611 | 4008 |
北京理工大学 (中外合作) | 重庆 | 物理 | 618 | 6864 |
北京理工大学专业组104 (中外合作) | 四川 | 物理 | 639 | 6083 |
北京理工大学专业组101 (中外合作) | 四川 | 物理 | 626 | 10486 |
北京理工大学 (中外合作) | 贵州 | 物理 | 598 | 7453 |
北京理工大学006专业组 (中外合作办学) | 甘肃 | 物理 | 578 | 6392 |
北京理工大学001专业组 (中外合作) | 宁夏 | 物理 | 556 | 2401 |
北京理工大学 (04)(中外合办) | 北京 | - | 633 | 5597 |
北京理工大学 (05)(中外合办) | 北京 | - | 640 | 4517 |
北京理工大学05组 (中外合作) | 天津 | - | 644 | 4287 |
北京理工大学03组 (中外合作) | 天津 | - | 657 | 2568 |
北京理工大学 (03)(中外合作) | 海南 | - | 702 | 1682 |
北京理工大学 (80)(中外合作) | 海南 | - | 692 | 2130 |
项目概况
中方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国外合作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 UK (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
开设专业名称:电子工程
国内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编号:MOE11GB2A19980919O
教育部批准的北京理工大学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合作举办的电子工程专业本科学位教育项目从1998年开始招收学生,迄今为止,办学时间已达27年,是中国最早的合作办学项目之一,培养了大批国际化的高级电子工程人才。已有24届学生毕业,其中90%以上的毕业生进入英国等各大学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项目学生注册为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学籍,学制3年(英国本科学制),授予英国电子工程专业学士学位。项目每年9月份开学,采用教育部批准的 “2+1”和“3+0”两种办学模式,依托北京理工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面向全国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的学生)提供语言强化及专业课程的学习。
电子工程专业及发展方向
1.专业介绍:
电子工程专业类似国内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电子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使其成为当今世界大学的主导学科与热门专业之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机器人、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先进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人才发展和培养都与电子工程专业的教育紧密相连。
2.升学及就业方向:
学生获得本科学位后,约有90%以上继续进入世界一流大学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生读研去向包括: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谢菲尔德大学、杜伦大学、伯明翰大学、利兹大学、南安普顿大学、约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
毕业生就业选择面宽,在通信、电视、广播、航天、医疗、金融、新闻出版、多媒体、消费电子等行业或部门中,可从事涉及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开发、运营、管理、教学等工作。电子工程专业能够为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通信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雷达工程、信号处理、图像识别、信息系统安全等领域的工作岗位输送高级研发人才,毕业生就业主要去向包括:航天科技集团、电子科技集团、京东方科技集团、IBM公司、爱立信、是德科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各大高校、中科院电子所、中央电视台等。
在过去27年不断积累、探索与创新的办学过程中,项目培育了大批国际化的高级电子工程专业人才,优秀校友遍布行业领域内各大科研机构、高校、知名企业,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教育和科研领域,已培养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1名,国家级青年人才入选者1名,更有多名毕业生进入北大、清华、北理工等高校任职,发展前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