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而言,中外合作办学并非完全不可行。英语基础薄弱者仍可报考中外合作办学,但需精准匹配项目类型:优先选择双语授课、提供翻译支持或语言强化课程的项目,并制定短期提升计划(如考取多邻国115分)。
中外合作办学的英语课程对很多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挑战,部分学生会感到吃力,主要原因在于英语授课比例高、课程强度大以及教学方式与传统高中差异较大。
1. 为什么英语会吃力
全英文授课/大量英文材料:许多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和外教全英文授课,听力、阅读和写作任务较重,课堂互动要求高。
学术英语难度大:不仅需要日常英语能力,还涉及专业术语和学术表达,初期适应难度明显。
教学方式转变:注重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英文汇报等,与高中填鸭式教学不同,很多学生初期不适应。
2. 哪些人容易感到吃力
高考英语成绩刚达线、基础较弱者
听说读写实际应用能力不强的学生
对全英文环境适应慢、自学能力较弱者
3. 如何有效应对
利用学校提供的英语强化课程和学习资源,主动寻求老师、助教、同学的帮助
积极预习、复习,课后用AI工具、字典、录音辅助理解
参与英语学习小组,多做练习,敢于用英语沟通表达
制定合理学习计划,避免拖延,关注自身进步而非盲目跟风
英语学习在中外合作办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刚开始可能会感到吃力,但只要积极应对、主动适应,大多数学生都能逐步跟上课程节奏,并在学业和未来发展中获得显著提升。
首先,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大多采用全英文授课。如果你的英语不太好,这可能会是一个挑战。而且,大多数学校并没有设置适应期。如果是和非英语国家合作办学(比如中法合作),你可能还需要学习合作国家的语言。
其次,中外合作办学在大一的时候可能需要学习外方学校的通识课程。比如,我们当时大一的时候就需要学习生物和物理(虽然我们专业是文商科,但也必须学)。这就像是一个学期学会高中三年的大部分生物(英文版)和物理(英文版)。大几十页甚至几百页的全英文PPT加上专有名词,对于很多没有学过这两门课的同学来说,学习起来非常困难。建议大家如果有意向报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先找学长学姐了解一下课程内容(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是这样)。
第三,中外合作办学基本上是按照外方的培养模式来的,课程内容和难度和国内本科很不一样。比如我们学的数学就和国内的高数不一样。
最后,中外合作办学真的有很多考试!平时有很多小测验(quiz),很多课程有两次期中考试和一次期末考试,还有很多大作业。而且每一个都占总成绩的很大比例。比如我上学期有三门课都是两次期中考试,开学第三周就有一门课到了第一次期中考试。这就导致我从开学第三周开始,每周都有考试或大作业或考试加大作业。所以报名中外合作办学的小伙伴们一定要好好斟酌自己是否适合这种教育方式。
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内容和难度确实和国内本科有所不同,特别是对于英语不好的同学来说,可能需要更多的适应和努力。希望大家在做出选择之前,能够充分了解并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