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各省艺考舞蹈生519分左右能报考多种类型的大学,具体取决于专业成绩、所在省份及当年各高校招生政策。参考去年的艺考舞蹈生录取数据,最低分517分左右就可以上大学,多数省份舞蹈生成绩在519分左右有机会被录取的院校有:安徽河北师范大学001专业组录取分为518分、江苏江苏师范大学23专业组录取分为519分、山西贵州民族大学第606组录取分为517分、湖北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第04组录取分为517分、湖北喀什大学第12组录取分为517分、江西河北师范大学第A02组录取分为518分等。当然在报考时,舞蹈生要密切关注各高校的招生章程和录取规则,结合自身专业和文化成绩综合考量,合理填报志愿。

| 招生地区 | 院校名称 | 招生大类 | 专业及专业组 | 录取分 | 
|---|---|---|---|---|
| 安徽 | 东华理工大学 | 舞蹈类 | 002专业组 | 518 | 
| 湖北 | 黄冈师范学院 | 舞蹈类 | 第24组 | 518 | 
| 广东 | 四川音乐学院 | 舞蹈类 | 第206组 | 517 | 
| 山西 | 吉林艺术学院 | 舞蹈类 | 第605组 | 519 | 
| 山东 | 河南大学 | 舞蹈类 | 舞蹈编导(体育舞蹈) | 517 | 
| 江西 | 长江大学 | 舞蹈类 | 第A08组 | 518 | 
| 浙江 | 西安音乐学院 | 舞蹈类 | 舞蹈学 | 517 | 
| 江西 | 河北师范大学 | 舞蹈类 | 第A02组 | 518 | 
| 河北 | 石河子大学 | 舞蹈类 | 第83组 | 519 | 
| 湖北 | 衡水学院 | 舞蹈类 | 第10组 | 517 | 
| 内蒙古 | 华侨大学 | 舞蹈类 | 第11组 | 519 | 
| 安徽 | 武汉体育学院 | 舞蹈类 | 001专业组 | 517 | 
| 山东 | 四川音乐学院 | 舞蹈类 | 舞蹈表演(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 | 518 | 
| 山东 | 广州大学 | 舞蹈类 | 舞蹈编导 | 519 | 
| 湖北 | 荆楚理工学院 | 舞蹈类 | 第13组 | 519 | 
| 北京 | 华中师范大学 | 舞蹈 | 第6组 | 518 | 
| 黑龙江 | 西南民族大学 | 舞蹈类 | 第009组 | 519 | 
| 山西 | 山西师范大学 | 舞蹈类 | 第630组 | 517 | 
| 江西 | 天津体育学院 | 舞蹈类 | 第A01组 | 518 | 
| 河北 | 燕山大学 | 舞蹈类 | 第61组 | 517 | 
| 江西 | 江西财经大学 | 舞蹈类 | 第A04组 | 518 | 
| 江西 | 武汉体育学院 | 舞蹈类 | 第A02组 | 517 | 
| 河北 | 曲阜师范大学 | 舞蹈类 | 第37组 | 518 | 
| 江苏 | 江苏师范大学 | 舞蹈 | 23专业组 | 519 | 
| 北京 | 首都体育学院 | 舞蹈 | 第4组 | 517 | 
| 安徽 | 云南艺术学院 | 舞蹈类 | 007专业组 | 519 | 
| 内蒙古 | 西南民族大学 | 舞蹈类 | 第11组 | 519 | 
| 湖北 | 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 | 舞蹈类 | 第04组 | 517 | 
| 湖北 | 喀什大学 | 舞蹈类 | 第12组 | 517 | 
| 山西 | 广西艺术学院 | 舞蹈类 | 第601组 | 518 | 
注:以上表格数据是根据各省教育考试发布的2025年投档线整理。
武汉体育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迁至湖北省武汉市,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院校,2001年调整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现有东湖(卓刀泉)校区、藏龙岛校区、东湖高新区(豹澥)和武当山校区,占地面积1820亩,本科生、硕博生、留学生15000余人。举办一所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拥有一所三甲直属附属医院、一所三甲附属医院。学校秉承“公勇诚毅,学思辨行”校训,坚持“融体育、科技、人文教育为一体,集道德、文化、专业素质于一身”的办学理念,办学70余年来,为国家培养输送了15万余名优秀人才。
首都体育学院
首都体育学院是北京市属高校唯一所体育院校,是北京市属高校分类发展政策支持的“高水平特色型大学”。1956年建校,原名北京体育学校,1960年改建为北京体育师范学院,2000年更名为首都体育学院。建校近70年来,为国家和北京市培养了10余万名高层次体育人才,一大批校友成为体育、教育领域的栋梁和骨干。学校在软科中国体育类大学排名中,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三。2021年6月,依托首都体育学院建设“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获国际奥委会和中编动批复,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第一个人文知识遗产。
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音乐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39年的“四川省立戏剧音乐实验学校”,1959年更为现名,成为当时国内具有本科办学层次的六所专业音乐院校之一。学校有武侯、新都、临空经济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500余亩,设有20个教学部门、10个研究机构。办学层次涵盖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成人教育和中等艺术教育,在校生规模14000余人,是全国十一所独立设置的专业音乐学院之一。
目前学校有艺术学一级学科,音乐、舞蹈、美术与书法、设计四个专业类别,共有29个本科专业;现有艺术学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于2013年获批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现有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录音艺术、音乐学、舞蹈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绘画、产品设计、艺术史论、环境设计、雕塑、数字媒体艺术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录音艺术、环境设计、产品设计3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有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58门省级一流课程;艺术学、音乐、设计进入“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名单。有1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个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个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和1个课程思政示范教学研究中心。学校现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520人,其中:二级教授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人,部优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6人,四川省教学名师3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3人,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2人,四川省“四有”好老师1人。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奖 1 项。近五年来(2019-2024),学校师生在国际、国内有较大影响的艺术类比赛和评奖中共获得奖项近500项,国家级及省部级以上哲学社会科学奖10余项;出版各类著作1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2000篇,其中核心期刊500余篇;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近2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近50项;各项专利授权近30余项。学校拥有“数字媒体艺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南音乐研究中心”“四川音乐学院中华传统音乐研究院”“四川省音乐艺术普及基地”“音乐数智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省级重点学术研究平台,学报《音乐探索》是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