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都想知道2026年重庆高考考多少分能上天津城建大学?因为天津城建大学录取分数线每年都不一样,受到招生计划、报考人数及专业热度等因素影响,预计2026年高考最低478分能上。其中人工智能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42分、自动化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39分、风景园林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95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24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19分等,具体专业和分数线如下:

1、天津城建大学在重庆首选物理土木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03分
2、天津城建大学在重庆首选物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25分
3、天津城建大学在重庆首选历史城乡规划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24分
4、天津城建大学在重庆首选历史风景园林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16分
| 院校名称 | 首选科目 | 专业名称 | 招生类型 | 录取分 |
|---|---|---|---|---|
| 天津城建大学 | 历史 | 城乡规划 | - | 524 |
| 天津城建大学 | 历史 | 风景园林 | - | 516 |
| 天津城建大学 | 历史 | 投资学 | - | 513 |
| 天津城建大学 | 历史 | 工商管理 | - | 521 |
| 天津城建大学 | 历史 | 建筑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00 |
| 天津城建大学 | 历史 | 风景园林 | (中外合作办学) | 495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土木工程 | - | 503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 | 525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 | 513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交通工程 | - | 530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 | 532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 | 504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安全工程 | - | 518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 513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 | 512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 | 511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工程管理 | - | 507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 | 502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 | 526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 | 509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环境工程 | - | 510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电子信息类 | - | 536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计算机类 | - | 535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软件工程 | - | 531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地理信息科学 | - | 519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地质工程 | - | 509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 536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 549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自动化 | - | 539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 | 524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 525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应用物理学 | - | 512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应用化学 | - | 513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工程管理 | (中外合作办学) | 485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土木工程 | (中外合作办学) | 478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环境工程 | (中外合作办学) | 482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智能建造 | - | 514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人工智能 | - | 542 |
| 天津城建大学 | 物理 | 智能制造工程 | - | 529 |
请注意:表格里仅包含部分专业组的录取分数线,并非2025年天津城建大学全部专业录取分数线,如果想查看所有2025年天津城建大学在重庆专业录取分数,请前往高考志愿获取完整信息。
天津城建大学是天津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天津大学第四分校,依托天津大学开办本科教育;1979年,更名为天津大学建筑分校,1987年,更名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3年,更名为天津城建大学。
在46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发展城市科学,培育建设人才”为办学宗旨,秉承“依托行业,强化特色,质量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践行“重德重能、善学善建”的校训精神,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立足城建、紧贴行业、德能并举、培养适任敬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