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共有45个本科专业上榜,其中全国排名第一专业共有3个,全国前十专业达15个。北京语言大学优势专业有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与文化、应用中文、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罗马尼亚语、语言学、华文教育、阿拉伯语、土耳其语以及意大利语专业等。为广大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中提供重要参考。

2025年ABC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北京语言大学 | |||
| 排名 | 专业名称 | 评级 | 排名范围 |
| 1 | 汉语国际教育 | A+ | 前2% |
| 1 | 中国语言与文化 | A+ | 前二 |
| 1 | 应用中文 | A+ | 前二 |
| 2 |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 A+ | 前二 |
| 3 | 罗马尼亚语 | B | 前50% |
| 3 | 语言学 | B | 前50% |
| 3 | 华文教育 | C+ | 前75% |
| 4 | 阿拉伯语 | A | 前10% |
| 4 | 土耳其语 | B | 前50% |
| 5 | 意大利语 | B+ | 前25% |
| 5 | 印度尼西亚语 | B | 前50% |
| 7 | 古典文献学 | C+ | 前75% |
| 8 |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 B | 前50% |
| 9 | 法语 | A | 前10% |
| 10 | 日语 | A | 前10% |
| 12 | 西班牙语 | B+ | 前25% |
| 13 | 葡萄牙语 | B | 前50% |
| 17 | 商务英语 | A | 前10% |
| 17 | 德语 | B+ | 前25% |
| 17 | 朝鲜语 | B+ | 前25% |
| 18 | 翻译 | A | 前10% |
| 20 | 汉语言文学 | A | 前10% |
| 22 | 特殊教育 | B | 前50% |
| 24 | 国际政治 | C+ | 前75% |
| 26 | 英语 | A | 前10% |
| 27 | 数字媒体技术 | B+ | 前25% |
| 28 | 书法学 | B+ | 前25% |
| 29 | 心理学 | B | 前50% |
| 30 | 俄语 | B+ | 前25% |
| 36 | 网络与新媒体 | A | 前10% |
| 36 | 绘画 | B+ | 前25% |
| 45 | 小学教育 | B+ | 前25% |
| 61 | 数字经济 | B+ | 前25% |
| 68 | 新闻学 | B+ | 前25% |
| 80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B | 前50% |
| 86 | 音乐学 | B+ | 前25% |
| 1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B+ | 前25% |
| 118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B | 前50% |
| 124 | 金融学 | B | 前50% |
| 131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B+ | 前25% |
| 131 | 人力资源管理 | B | 前50% |
| 137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B+ | 前25% |
| 153 | 财务管理 | B | 前50% |
| 154 | 经济学 | B | 前50% |
| 197 | 会计学 | B | 前50% |
北京语言大学诞生于新中国外交事业的艰难开创时期,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创建的,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学校的前身有两个,一是对出国留学人员的外语预备教育,它的前身可追溯到1938年陕北延安的俄文讲习班和于1952年北京俄文专修学校成立的“留苏预备部”,二是对来华留学生的汉语预备教育,可追溯到1950年清华大学举办的“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