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福建高考生成绩排名在38000-39000名之间的同学可以报的院校有很多,其中包含有:河南中医药大学投档线544分排名38598位、陕西中医药大学投档线544分排名38598位、南方医科大学投档线544分排名38598位、武汉轻工大学投档线544分排名38598位、贵州财经大学投档线544分排名38598位、安徽理工大学(中外合作)投档线544分排名38598位等等。来高考小编整理出福建高考排名在38000-39000名之间的院校名单,方便2026年福建考生填报志愿。

1、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外合作)在福建投档线544分排名在38598位。
2、南方医科大学在福建投档线544分排名在38598位。
3、武汉轻工大学在福建投档线544分排名在38598位。
4、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外合作)在福建投档线544分排名在38598位。
5、成都中医药大学在福建投档线544分排名在38598位。
6、昆明医科大学在福建投档线544分排名在38598位。
7、浙江中医药大学在福建投档线544分排名在38598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性质 | 投档分 | 省排名 |
|---|---|---|---|---|
| 昆明医科大学 | 云南 | 公办 | 544 | 38598 |
| 安徽理工大学(中外合作) | 安徽 | 公办 | 544 | 38598 |
|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外合作) | 天津 | 双一流 | 544 | 38598 |
| 贵州财经大学 | 贵州 | 公办 | 544 | 38598 |
| 青岛科技大学 | 山东 | 公办 | 544 | 38598 |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河南 | 公办 | 544 | 38598 |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浙江 | 公办 | 544 | 38598 |
| 武汉轻工大学 | 湖北 | 公办 | 544 | 38598 |
|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 河北 | 公办 | 544 | 38598 |
| 青岛大学 | 山东 | 公办 | 544 | 38598 |
| 天津师范大学 | 天津 | 公办 | 544 | 38598 |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四川 | 双一流 | 544 | 38598 |
| 南方医科大学 | 广东 | 公办 | 544 | 38598 |
| 陕西中医药大学 | 陕西 | 公办 | 544 | 38598 |
| 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外合作) | 天津 | 公办 | 544 | 38598 |
| 昆明医科大学 | 云南 | 公办 | 544 | 38598 |
| 安徽理工大学(中外合作) | 安徽 | 公办 | 544 | 38598 |
|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外合作) | 天津 | 双一流 | 544 | 38598 |
| 贵州财经大学 | 贵州 | 公办 | 544 | 38598 |
| 青岛科技大学 | 山东 | 公办 | 544 | 38598 |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河南 | 公办 | 544 | 38598 |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浙江 | 公办 | 544 | 38598 |
| 武汉轻工大学 | 湖北 | 公办 | 544 | 38598 |
|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 河北 | 公办 | 544 | 38598 |
| 青岛大学 | 山东 | 公办 | 544 | 38598 |
| 天津师范大学 | 天津 | 公办 | 544 | 38598 |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四川 | 双一流 | 544 | 38598 |
| 南方医科大学 | 广东 | 公办 | 544 | 38598 |
| 陕西中医药大学 | 陕西 | 公办 | 544 | 38598 |
| 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外合作) | 天津 | 公办 | 544 | 38598 |
注: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均整理自各省考试新公布的分数线表。
1.冲: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高5%-10%的院校,重点关注专业组设置干净、转专业政策宽松的高校。
2.稳:选择录取位次与考生位次基本匹配的院校,优先保障专业满意度。
3.保: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低20%-30%的院校,确保兜底录取。
| 学校层级 | 推荐院校 | 志愿顺序建议 | 报考策略 |
|---|---|---|---|
| 冲 | 昆明医科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中外合作)、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外合作) | 放在前面(如第1到3志愿) | 冲更高层次高校,接受调剂 |
| 稳 | 天津师范大学、青岛大学、武汉轻工大学 | 中间段(如第4到6志愿) | 稳进理想高校+专业 |
| 保 | 陕西中医药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外合作)、南方医科大学 | 后面(如第7到10志愿) | 确保录取,避免滑档 |
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创建于西安的西北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升格为陕西中医学院,1961年迁至古都咸阳,是1978年中共中央56号文件确定的全国8所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之一。学校1978年开设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更名为陕西中医药大学,2021年成为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22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中医药联合研究生院”成员单位,2024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入列国家优质本科高校。经过7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陕西中医药大学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中西医并重,医、理、工、文、管多学科专业相互支撑、交叉融合的医科类院校。
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原名成都中医学院,1995年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历经近70年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约1800亩,拥有20个学院、39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1396人、硕士研究生4416人、博士研究生950人。
贵州财经大学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建设的贵州省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拥有省级和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是全国文明校园。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经济学奖”获得者、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担任名誉校长。
贵州财经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为贵州财经学院,2012 年经教育部批准更为现名。学校始终秉持“艰苦奋斗、严谨务实、负重致远”的精神,恪守“厚德、博学、笃行、鼎新”的校训,坚持“立足贵州、面向西南、辐射全国”的服务定位,致力于为“富民兴黔”培育“儒魂商才”,建立起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法学、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已先后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10万余名各类优秀人才,为西南地区、“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证券业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