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时间安排是艺术生备考规划的核心依据,直接影响着复习节奏与冲刺方向。2026年艺考延续“统考先行、校考跟进”的整体框架,但在具体时间节点和考试形式上仍有细微调整。精准把握各阶段时间节点,合理分配备考精力,是艺术生高效备考的关键前提。

省级统考作为艺考的“第一道门槛”,时间相对固定且集中在高三上学期。根据2026年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初步计划,多数省份的艺术统考将在11月至12月举行:
美术类统考普遍安排在12月上中旬,考试科目仍为素描、色彩、速写,部分省份新增“综合素养测试”环节,占比约10%;音乐类统考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多在11月下旬进行,面试则集中在12月中下旬,声乐、器乐科目需提前确认考试曲目;舞蹈类统考时间与音乐类相近,主要考察基本功、剧目表演和即兴编舞;播音主持类统考多在12月中下旬,新增“新闻评论”题型,对考生的临场反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校考则在统考结束后展开,时间跨度较大,主要集中在次年1月至3月。2026年校考仍分为“线上初试+线下复试”的混合模式,部分顶尖院校如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线上初试时间从1月上旬开始,考生需在12月完成校考报名及材料提交;线下复试则从2月上旬持续至3月中旬,不同院校根据招生专业数量分批次组织考试。
统考备考阶段(高三开学至12月)需以夯实基础、适应统考节奏为核心。9月至10月,考生应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和技能强化,针对统考考试大纲进行专项训练,例如美术生加强素描静物写生练习,音乐生熟练掌握笔试知识点和面试曲目;11月进入冲刺模拟阶段,每周至少进行2-3次完整模拟考试,严格按照统考时间要求答题,培养时间管理能力。
校考备考与考试阶段(12月至3月)要兼顾统考复盘与校考针对性准备。12月统考结束后,考生需快速调整状态,根据目标院校校考大纲,聚焦差异化考点训练,例如报考设计类专业的美术生需加强创意设计练习,播音主持生针对目标院校的特色题型进行专项突破;1月至3月校考期间,要合理安排考试行程,避免考试时间冲突,同时保持每日基础训练,防止专业水平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