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RMIT的双方教师共同制订教育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并进行授课。学生完成学业后将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学历和工学学士学位,满足条件的学生可以同时获得RMIT的学士学位。

项目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简称RMIT)合作举办的交通运输专业(机场运行与管理)本科教育项目于2012年获教育部批准,通过两校交通运输相关学科优势互补,培养具有国际化背景、民航特色的交通运输专业高素质人才。
项目定位
本项目旨在通过两校相关优势专业的合作,培养适应国际民用航空产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掌握航空交通运输领域机场运行与管理专业知识、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较强研究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在南航学习期间,重点强化专业理论基础和英语基础,同时学习国外教师教授的国际化课程。赴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交流学习期间,学习机场管理方向有关课程,锻炼国际沟通能力。
本专业要求学生必须修满规定学分的国际课程,包括引进的国外大学课程和在国外大学学习的课程。学生完成南航培养计划中所要求的全部课程(含国际课程),将获得南航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学生赴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学习、达到澳方授予学位要求的,将同时获得澳方学士学位证。双学位获得者还可以申请在澳大利亚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本专业开设以来,大部分毕业生在国内外一流大学获得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包括墨尔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悉尼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ydney)、澳大利亚国立大学(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等,并相继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等大型国际机场工作。
特色课程
未来航空运输系统、交通工程基础、系统工程导论、航空器系统、民用航空法、航空维修工程学及课程设计、机场发展战略规划、适航审定与应用程序、飞机结构适航性设计、商务航空-考虑因素,挑战和制约因素
办学质量
英语学习方面,2020年通过雅思考试的学生15人(其中雅思成绩达到7.0分为8人,达到7.5分为3人),部分同学还在各类国家级英语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全国英语竞赛三等奖。
科研竞赛方面,2020年度中澳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参与第十届机场规划设计大赛、第六届航空公司运营与管理大赛、第四届江苏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总人数超过20人次,获得各类奖项5项;同学们还将工作经历中的问题总结凝练为科研成果,有同学积极参与了4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申报,并尝试在各类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申请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
实践活动方面,2020年项目所在民航学院为中澳合作办学学生精心设计了企业专家线上专业讲座、视频拓展、学生自主课题+校内外教师联合指导的线上实习活动,将行业前沿引入了实习教学中,紧密对接了行业的需求,培养了学生们的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
师资状况
本项目师资结构合理,教师教学水平高。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合理,任课教师主要依托我校民航学院师资以及其它学院基础课程师资。其中,有多名教师在国外知名院校获得学位,或者有国外访学经历,为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证。通过学校的努力,本项目已经建设了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2020年参与本项目教学工作的中外教师共57人,其中中方教师47人,博士化率50%,具有高级职称比例35%,具有8年以上教学工作经验的教师约占85%;外方教师共10人,博士化率70%,其中包括1名正高,2名副高,7名中级。中外教师队伍稳定,90%以上全部能围绕本项目从事教学工作3年以上。
| 项目名称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举办交通运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 ||
| 办学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御道街29号 | 法定代表人 | 单忠德 |
| 中外合作办学者 | 中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 外方: 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ustralia(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 |||
| 办学层次和类别 | 本科学历教育 | 学制 | 4年 |
| 每期招生人数 | 80人(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年度招生规模内统筹安排) | 招生起止年份 | 2012年—2024年(每年1期) |
| 招生方式 | 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招生计划,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并符合相关招生录取规定和要求 | ||
| 开设专业或课程 | 交通运输(专业代码:081801H) | ||
| 颁发证书 | 中方: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 | ||
| 外方:Bachelor of Applied Science (Aviation)(航空专业应用理学学士学位证书)(赴国外学习1年者) | |||
| 审批机关 | 教育部 | ||
| 批准书编号 | MOE32AU2A20121222N | ||
| 批准书有效期 | 2028年12月3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