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开设院校共53所,其中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开设院校共53所,其中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025年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中,河海大学排名第一、武汉大学、南京大学、长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郑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紧随其后。具体详细排名如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排名高校共27所。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排名前列的院校分别为:河海大学排名第一、武汉大学排名第二、南京大学排名第三。
| 排序 | 高校名称 | 省份 |
|---|---|---|
| 1 | 河海大学 | 江苏 |
| 2 | 武汉大学 | 湖北 |
| 3 | 南京大学 | 江苏 |
| 4 | 长安大学 | 陕西 |
| 5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湖北 |
| 6 | 郑州大学 | 河南 |
| 7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北京 |
| 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 |
| 9 | 西安理工大学 | 陕西 |
| 10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 |
| 11 |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 |
| 12 | 三峡大学 | 湖北 |
| 13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河南 |
| 14 | 太原理工大学 | 山西 |
| 15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内蒙古 |
| 16 | 河北工程大学 | 河北 |
| 17 | 长沙理工大学 | 湖南 |
| 18 | 东北农业大学 | 黑龙江 |
| 19 | 扬州大学 | 江苏 |
| 20 | 吉林大学 | 吉林 |
| 21 | 东华理工大学 | 江西 |
| 22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 |
| 23 |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 |
| 24 | 济南大学 | 山东 |
| 25 | 长江大学 | 湖北 |
| 26 | 昆明理工大学 | 云南 |
| 27 | 兰州大学 | 甘肃 |
2026年对于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志愿填报,目前没有官方排名,不同机构的评价标准不同,导致排名结果也有所不同。根据教育部的学科评估结果,以下是全国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实力突出、认可度高的十所大学:
1、河海大学
2、武汉大学
3、南京大学
4、长安大学
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6、郑州大学
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9、西安理工大学
10、北京师范大学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因其系统性的优化思维,就业面非常宽广,整体来看是积极向好的。
1、市场需求大:2025年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相关招聘职位占全国总需求的约1.4%,显示市场需求旺盛。
2、就业率高:数据显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就业率通常在90%-95%之间。甚至出现毕业生供不应求的情况。
3、薪酬成长性好:薪酬方面,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表现出“随经验增值”的特点。
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110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重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经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百余年来,学校在治水兴邦的奋斗历程中发展壮大,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设有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
河海大学源于1915年由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开创了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先河。张闻天、沈泽民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河海求学,并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1924年与东南大学工科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1927年并入第四中山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历经江苏大学工学院土木系、中央大学工学院水利组、中央大学水利系、南京大学水利系等多次更名)。1952年,南京大学水利系与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水利系科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组建华东水利学院,钱正英为首任院长。1960年,学校被中共中央认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邓小平同志题写了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