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及就业方向与前景 2026推荐全国十大院校

文/不想他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院校共170所,其中3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院校共170所,其中3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025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排名第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紧随其后。具体详细排名如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名单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高校共85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前列的院校分别为:北京大学排名第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排名第二、电子科技大学排名第三。

排序高校名称省份
1北京大学北京
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
3电子科技大学四川
4清华大学北京
5北京邮电大学北京
6南京大学江苏
7复旦大学上海
8吉林大学吉林
9中山大学广东
10厦门大学福建
11武汉大学湖北
12南开大学天津
13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14中南大学湖南
1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
16上海大学上海
17兰州大学甘肃
18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19重庆大学重庆
20宁波大学浙江
21合肥工业大学安徽
22贵州大学贵州
23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4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25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26苏州大学江苏
27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28长沙理工大学湖南
29大连海事大学辽宁
30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31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32河南大学河南
33山西大学山西
34西北大学陕西
35烟台大学山东
36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37内蒙古大学内蒙古
38长春理工大学吉林
39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
40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41皖西学院安徽
42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43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44山东科技大学山东
45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46兰州理工大学甘肃
47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48上海理工大学上海
49河南农业大学河南
50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
51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52辽宁大学辽宁
53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54江西理工大学江西
55湖南科技大学湖南
56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57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58江苏科技大学江苏
59武汉轻工大学湖北
60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61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62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
63西南石油大学四川
64济南大学山东
65重庆文理学院重庆
66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
67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
68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69温州大学浙江
70泰山学院山东
71沈阳理工大学辽宁
72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73遵义师范学院贵州
74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75宜宾学院四川
76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77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78贵州师范学院贵州
79阜阳师范大学安徽
80南京晓庄学院江苏
81衡阳师范学院湖南
82湖北文理学院湖北
83吉首大学湖南
84泉州师范学院福建
85长江师范学院重庆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推荐全国十大院校

2026年对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志愿填报,目前没有官方排名,不同机构的评价标准不同,导致排名结果也有所不同。根据教育部的学科评估结果,以下是全国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力突出、认可度高的十所大学:

1、北京大学

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电子科技大学

4、清华大学

5、北京邮电大学

6、南京大学

7、复旦大学

8、吉林大学

9、中山大学

10、厦门大学

2026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与前景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因其系统性的优化思维,就业面非常宽广,整体来看是积极向好的。

1、市场需求大:2025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招聘职位占全国总需求的约1.4%,显示市场需求旺盛。

2、就业率高:数据显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率通常在90%-95%之间。甚至出现毕业生供不应求的情况。

3、薪酬成长性好:薪酬方面,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表现出“随经验增值”的特点。

2026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

六十余载风雨砥砺,六十余载春华秋实。明光之北、蓟门之南,古老的城墙,见证了永不消逝的电波;鸿雁翱翔、银杏巍巍,坚实的土地,承载了信息黄埔的传奇。

北京邮电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是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交叉融合的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学校创办于1955年,初名为北京邮电学院;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64所重点院校之一;1993年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1998年入选全国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2011年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2022年均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信息网络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安全”两个学科群入选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建校六十余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传邮万里 国脉所系”的家国情怀,形成了信息科技背景浓郁、学科专业优势突出、育人实践特色鲜明的办学格局,走出了一条高举党的旗帜,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战略,对外开放融通的奋进之路,为挺起中国信息通信产业的脊梁作出了重要贡献。

小编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猜你喜欢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就业方向与前景 2026推荐全国十大院校

25-11-07

审计学专业大学排名及就业方向与前景 2026推荐全国十大院校

25-11-07

电波传播与天线专业大学排名及就业方向与前景 2026推荐全国十大院校

25-11-07

电影学专业大学排名及就业方向与前景 2026推荐全国十大院校

25-11-07

海洋机器人专业大学排名及就业方向与前景 2026推荐全国十大院校

25-11-07

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专业大学排名及就业方向与前景 2026推荐全国十大院校

25-11-07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及就业方向与前景 2026推荐全国十大院校

25-11-07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学排名及就业方向与前景 2026推荐全国十大院校

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