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26年福建物理类250分左右的考生,可以参考2025年福建高考录取数据来选择相近的大学。这些大学有的是公办有的是民办院校,主要分布在福建、湖北、浙江、河北、河南等省份,包括: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海口经济学院、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州英华职业学院、三亚护理职业学院、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等。考生和家长可以作为初步参考。

| 院校名称 | 性质 | 所在地 | 科目 | 分数线 | 位次 | 批次 |
|---|---|---|---|---|---|---|
| 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 | 民办 | 广东 | 物理类 | 249 | 190914 | 专科批 |
| 三亚护理职业学院 | 民办 | 海南 | 物理类 | 239 | 191404 | 专科批 |
|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 民办 | 福建 | 物理类 | 235 | 191556 | 专科批 |
| 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 | 民办 | 福建 | 物理类 | 237 | 191483 | 专科批 |
| 武夷山职业学院 | 民办 | 福建 | 物理类 | 235 | 191556 | 专科批 |
|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 | 民办 | 福建 | 物理类 | 239 | 191404 | 专科批 |
|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 | 民办 | 福建 | 物理类 | 235 | 191556 | 专科批 |
| 海南东方新丝路职业学院 | 民办 | 海南 | 物理类 | 239 | 191404 | 专科批 |
| 厦门演艺职业学院 | 民办 | 福建 | 物理类 | 235 | 191556 | 专科批 |
|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 民办 | 福建 | 物理类 | 236 | 191522 | 专科批 |
|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 民办 | 海南 | 物理类 | 246 | 191071 | 专科批 |
| 海口经济学院 | 民办 | 海南 | 物理类 | 250 | 190854 | 专科批 |
| 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 | 中外合作办学 | 福建 | 物理类 | 237 | 191483 | 专科批 |
| 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 | 民办 | 湖北 | 物理类 | 250 | 190854 | 专科批 |
| 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 | 民办 | 四川 | 物理类 | 239 | 191404 | 专科批 |
|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 | 民办 | 福建 | 物理类 | 235 | 191556 | 专科批 |
| 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民办 | 福建 | 物理类 | 235 | 191556 | 专科批 |
| 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公办 | 广西 | 物理类 | 250 | 190854 | 专科批 |
注:表格中的大学分数线来自各省教育考试院,表格根据考生分数,向上浮动2分整理。由于文章字数限制,只展示50个大学分数线,更多院校请使用【高考志愿】查看!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前身为清末教会创建之“英华书院” ( 俗称“英华斋” ),至今138年。先后培养了十六位院士,如化工之父侯德榜、数学家陈景润等,他们为现代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书院还培养了中共福州市委第一任书记方尔灏等革命烈士40名,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也曾就读英华书院,书院久负盛名,享誉八闽。
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立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为企业培养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1年成为首批普通高等职业学院,更名为“福州英华职业学院”,并纳入了国家统一招生计划;2010年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列入福建省非营利公益性高职办学制度改革试点院校;2012年当选为福建省高教学会就业管理与指导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学院先后被授予“教育百强学校”、“社会满意学校”、“省诚实守信示范单位”、 “福州市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为我院感慨题词“海外赤子,魂萦八闽”。
三亚护理职业学院
三亚护理职业学院(SANYA INTERNATIONAL COLLEGE NURSING)是由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经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实施全日制专科层次的民办非营利性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地处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坐落在素有“鹿城”之称的国内外知名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市。
学院占地面积306.5亩,规划总面积24.4万平方米,学院设护理系、中医护理系、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系等3大系,护理学、助产学、中医康复学、中医养生学、康复治疗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等6个专业。
海口经济学院
海口经济学院是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海南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学校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74年创办的海口业余大学,历经海口职业大学、海口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等发展阶段。学校牢固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贯彻落实“一个中心”(人才培养),突出“两根主线”(教学、科研),推进“三大建设”(师资队伍、学科专业、条件环境)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两个转型”(高职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型,规模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型),创业型大学建设扎实推进,办学实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