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专业开设院校共122所,其中5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预防医学专业主要关联一级学科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该学科入选最新一轮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共有3所(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外)。预防医学专业开设院校共122所,其中5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预防医学专业主要关联一级学科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该学科入选最新一轮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共有3所(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外)。2025年预防医学专业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排名第一、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山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紧随其后。具体详细排名如下:

预防医学专业排名高校共61所。预防医学专业排名前列的院校分别为:北京大学排名第一、复旦大学排名第二、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三。
| 排序 | 高校名称 | 省份 |
|---|---|---|
| 1 | 北京大学 | 北京 |
| 2 | 复旦大学 | 上海 |
| 3 |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 |
| 4 | 南京医科大学 | 江苏 |
| 5 | 中山大学 | 广东 |
| 6 | 首都医科大学 | 北京 |
| 7 | 南方医科大学 | 广东 |
| 8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黑龙江 |
| 9 | 山东大学 | 山东 |
| 10 | 厦门大学 | 福建 |
| 11 | 浙江大学 | 浙江 |
| 12 | 安徽医科大学 | 安徽 |
| 13 | 中国医科大学 | 辽宁 |
| 14 | 郑州大学 | 河南 |
| 15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 |
| 16 | 四川大学 | 四川 |
| 17 | 山西医科大学 | 山西 |
| 18 | 新疆医科大学 | 新疆 |
| 19 | 广西医科大学 | 广西 |
| 20 | 中南大学 | 湖南 |
| 21 | 武汉大学 | 湖北 |
| 22 | 吉林大学 | 吉林 |
| 23 | 苏州大学 | 江苏 |
| 24 | 重庆医科大学 | 重庆 |
| 25 |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 |
| 26 | 东南大学 | 江苏 |
| 27 | 南昌大学 | 江西 |
| 28 | 天津医科大学 | 天津 |
| 29 | 河北医科大学 | 河北 |
| 30 | 兰州大学 | 甘肃 |
| 31 | 福建医科大学 | 福建 |
| 32 | 南通大学 | 江苏 |
| 33 | 南华大学 | 湖南 |
| 34 | 广州医科大学 | 广东 |
| 35 | 宁夏医科大学 | 宁夏 |
| 36 | 青岛大学 | 山东 |
| 37 | 贵州医科大学 | 贵州 |
| 38 | 昆明医科大学 | 云南 |
| 39 | 华北理工大学 | 河北 |
| 40 | 温州医科大学 | 浙江 |
| 41 | 宁波大学 | 浙江 |
| 42 | 青海大学 | 青海 |
| 43 | 杭州师范大学 | 浙江 |
| 44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浙江 |
| 45 | 湖南师范大学 | 湖南 |
| 46 | 广东药科大学 | 广东 |
| 47 | 暨南大学 | 广东 |
| 48 | 武汉科技大学 | 湖北 |
| 49 | 徐州医科大学 | 江苏 |
| 50 | 大连医科大学 | 辽宁 |
| 51 | 江南大学 | 江苏 |
| 52 | 佳木斯大学 | 黑龙江 |
| 53 | 遵义医科大学 | 贵州 |
| 54 | 新乡医学院 | 河南 |
| 55 | 扬州大学 | 江苏 |
| 56 | 广东医科大学 | 广东 |
| 57 | 沈阳医学院 | 辽宁 |
| 58 | 河北大学 | 河北 |
| 59 |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 山东 |
| 60 | 桂林医科大学 | 广西 |
| 61 | 汕头大学 | 广东 |
2026年对于预防医学专业的志愿填报,目前没有官方排名,不同机构的评价标准不同,导致排名结果也有所不同。根据教育部的学科评估结果,以下是全国预防医学专业实力突出、认可度高的十所大学:
1、北京大学
2、复旦大学
3、华中科技大学
4、南京医科大学
5、中山大学
6、首都医科大学
7、南方医科大学
8、哈尔滨医科大学
9、山东大学
10、厦门大学
预防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因其系统性的优化思维,就业面非常宽广,整体来看是积极向好的。
1、市场需求大:2025年预防医学专业相关招聘职位占全国总需求的约1.4%,显示市场需求旺盛。
2、就业率高:数据显示预防医学专业的就业率通常在90%-95%之间。甚至出现毕业生供不应求的情况。
3、薪酬成长性好:薪酬方面,该预防医学专业表现出“随经验增值”的特点。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是北京市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已故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呼文亮研究员,校长为神经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吉训明教授。
学校校本部设有11个学院、1个研究中心,包括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中医药学院、医学人文学院、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燕京医学院,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学校现有22所临床医学院(其中20所为附属医院),包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第七临床医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第九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第十临床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第十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第十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医学院)、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北京康复医学院)、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潞河临床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医学院)、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以及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还设有40个临床专科学院、专科学系,40个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