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26年江苏历史类623分左右的考生,可以参考2025年江苏高考录取数据来选择相近的大学。这些大学有的是公办有的是民办院校,主要分布在江苏、湖北、河南、浙江、湖南等省份,包括:吉林大学、泰州学院、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等。考生和家长可以作为初步参考。

| 院校名称 | 性质 | 所在地 | 科目 | 分数线 | 位次 | 批次 |
|---|---|---|---|---|---|---|
| 山东大学(威海) | 公办 | 山东 | 历史类 | 620 | 2253 | 本科批 |
| 武汉大学 | 公办 | 湖北 | 历史类 | 625 | 1693 | 本科提前批 |
| 吉林大学 | 公办 | 吉林 | 历史类 | 617 | 2644 | 本科批 |
| 外交学院 | 公办 | 北京 | 历史类 | 615 | 2944 | 本科提前批 |
| 江南大学 | 公办 | 江苏 | 历史类 | 611 | 3605 | 本科批 |
| 大连海事大学 | 公办 | 辽宁 | 历史类 | 602 | 5300 | 本科批 |
| 北京师范大学 | 公办 | 北京 | 历史类 | 625 | 1693 | 本科提前批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公办 | 陕西 | 历史类 | 601 | 5558 | 本科批 |
| 中央美术学院 | 公办 | 北京 | 历史类 | 600 | 5796 | 本科批 |
| 香港城市大学 | 公办 | 香港 | 历史类 | 623 | 1928 | 本科提前批 |
| 中国计量大学 | 公办 | 浙江 | 历史类 | 594 | 7287 | 本科批 |
| 华东政法大学 | 公办 | 上海 | 历史类 | 624 | 1795 | 本科批 |
| 中央民族大学 | 公办 | 北京 | 历史类 | 616 | 2784 | 本科批 |
| 西南大学 | 公办 | 重庆 | 历史类 | 601 | 5558 | 本科批 |
| 华北电力大学 | 公办 | 北京 | 历史类 | 598 | 6276 | 本科批 |
| 南京师范大学 | 公办 | 江苏 | 历史类 | 606 | 4462 | 本科提前批 |
| 中南大学 | 公办 | 湖南 | 历史类 | 621 | 2130 | 本科批 |
| 华南理工大学 | 公办 | 广东 | 历史类 | 624 | 1795 | 本科批 |
| 上海海关学院 | 公办 | 上海 | 历史类 | 601 | 5558 | 本科批 |
| 北京化工大学 | 公办 | 北京 | 历史类 | 597 | 6526 | 本科批 |
| 南京财经大学 | 公办 | 江苏 | 历史类 | 601 | 5558 | 本科批 |
| 暨南大学 | 公办 | 广东 | 历史类 | 599 | 6031 | 本科批 |
| 上海大学 | 公办 | 上海 | 历史类 | 607 | 4269 | 本科批 |
| 扬州大学 | 公办 | 江苏 | 历史类 | 603 | 5101 | 本科批 |
| 中国矿业大学 | 公办 | 江苏 | 历史类 | 596 | 6765 | 本科批 |
| 中国传媒大学 | 公办 | 北京 | 历史类 | 615 | 2944 | 本科批 |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公办 | 湖北 | 历史类 | 594 | 7287 | 本科批 |
| 湖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湖南 | 历史类 | 593 | 7551 | 本科批 |
| 南京理工大学 | 公办 | 江苏 | 历史类 | 610 | 3741 | 本科批 |
| 西北大学 | 公办 | 陕西 | 历史类 | 594 | 7287 | 本科批 |
| 上海海事大学 | 公办 | 上海 | 历史类 | 601 | 5558 | 本科批 |
| 深圳大学 | 公办 | 广东 | 历史类 | 601 | 5558 | 本科批 |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北京 | 历史类 | 604 | 4889 | 本科批 |
| 华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广东 | 历史类 | 601 | 5558 | 本科批 |
| 西北工业大学 | 公办 | 陕西 | 历史类 | 618 | 2510 | 本科批 |
| 安徽大学 | 公办 | 安徽 | 历史类 | 592 | 7818 | 本科批 |
| 北京林业大学 | 公办 | 北京 | 历史类 | 598 | 6276 | 本科批 |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公办 | 湖南 | 历史类 | 610 | 3741 | 本科提前批 |
| 湖南大学 | 公办 | 湖南 | 历史类 | 625 | 1693 | 本科批 |
| 大连理工大学 | 公办 | 辽宁 | 历史类 | 610 | 3741 | 本科批 |
| 东华大学 | 公办 | 上海 | 历史类 | 603 | 5101 | 本科批 |
| 山东大学 | 公办 | 山东 | 历史类 | 619 | 2383 | 本科提前批 |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公办 | 广东 | 历史类 | 621 | 2130 | 本科批 |
| 华东理工大学 | 公办 | 上海 | 历史类 | 595 | 7023 | 本科批 |
|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 公办 | 安徽 | 历史类 | 593 | 7551 | 本科批 |
| 西北政法大学 | 公办 | 陕西 | 历史类 | 612 | 3431 | 本科批 |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江苏 | 历史类 | 599 | 6031 | 本科批 |
| 国际关系学院 | 公办 | 北京 | 历史类 | 595 | 7023 | 本科提前批 |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公办 | 北京 | 历史类 | 622 | 2030 | 本科提前批 |
| 陕西师范大学 | 公办 | 陕西 | 历史类 | 599 | 6031 | 本科批 |
注:表格中的大学分数线来自各省教育考试院,表格根据考生分数,向上浮动2分整理。由于文章字数限制,只展示50个大学分数线,更多院校请使用【高考志愿】查看!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王泽山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学校成为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秉持“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围绕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向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简称西工大或西北工大)坐落于陕西西安,是一所以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发展特色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脉源三支、强强融合(国立西北工学院、华东航空学院、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1960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七五”“八五”均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之一,1995年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7年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是“卓越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是“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发起高校。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公诚勇毅”校训,弘扬“三实一新”(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开拓创新)校风,坚持工科为本、三航当家、信息赋能、融合强校的发展思路和“五个以”(以学生为根、以育人为本、以学者为要、以学术为魂、以责任为重)的办学理念,扎根西部、献身国防,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剑,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书写了新中国历史上的多个“第一”,为武器装备研制、国防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安全可控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是连续两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重大贡献奖”的唯一高校。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等荣誉称号和表彰奖励。
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面向海外,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学校是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
暨南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新中国成立后,暨南大学于1958年在广州重建,“文革”期间一度停办,1978年在广州复办。改革开放后,学校快速发展。1996年6月,暨南大学成为全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2015年6月,学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莅临暨南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嘱托暨南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暨南精神,坚持办学特色,把学生培养好、把学校办得更好,为海外侨胞回祖国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创造更好条件。2019年8月,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共同建设暨南大学。2022年2月,学校入选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