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工商学院既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同时也不是双一流院校。四川工商学院2025年在四川录取分数线在150分和489分之间。四川工商学院2025年在四川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招生人数为221人,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招生人数为180人。以下是四川工商学院的详细介绍:

四川工商学院虽然不属于985、211大学,但在毕业生就业方面表现的非常好。根据数据显示四川工商学院的就业率高达92%,用人单位对四川工商学院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及未来继续招聘四川工商学院毕业生的意愿均超过98%。
| 省份 | 批次 | 科类 | 招生类型 | 专业组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四川 | 本科批B段 | 物理类 | 普通类 | (102) | 438 | 207063 |
| 四川 | 本科批B段 | 物理类 | 普通类 | (101) | 438 | 207063 |
| 四川 | 专科批 | 物理类 | 普通类 | (101) | 150 | 284789 |
| 四川 | 本科批B段 | 历史类 | 普通类 | (101) | 489 | 55309 |
| 四川 | 专科批 | 历史类 | 普通类 | (101) | 303 | 164474 |
| 省份 | 专业名称 | 计划招生数 | 学制 | 学费 |
|---|---|---|---|---|
| 四川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21 | 四年 | 17808 |
| 四川 | 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 | 180 | 四年 | 17808 |
| 四川 | 自动化 | 176 | 四年 | 17808 |
| 四川 | 软件工程 | 175 | 四年 | 17808 |
| 四川 | 数字媒体技术 | 174 | 四年 | 17808 |
| 四川 | 电子信息工程 | 172 | 四年 | 17808 |
| 四川 | 汉语言文学 | 150 | 四年 | 16536 |
| 四川 | 人工智能 | 146 | 四年 | 18800 |
| 四川 | 土木工程 | 120 | 四年 | 17808 |
| 四川 | 会计学 | 119 | 四年 | 16536 |
| 四川 | 工程造价 | 116 | 四年 | 16536 |
| 四川 | 物联网工程 | 113 | 四年 | 17808 |
| 四川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11 | 四年 | 18800 |
| 四川 | 通信工程 | 109 | 四年 | 17808 |
| 四川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108 | 四年 | 17808 |
| 四川 | 信息安全 | 102 | 四年 | 18800 |
| 四川 | 数字经济 | 89 | 四年 | 16536 |
| 四川 | 智能制造工程 | 88 | 四年 | 19928 |
| 四川 | 英语 | 82 | 四年 | 17808 |
| 四川 | 审计学 | 68 | 四年 | 16536 |
| 四川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60 | 四年 | 16536 |
| 四川 | 小学教育 | 50 | 四年 | 16536 |
| 四川 | 网络与新媒体 | 48 | 四年 | 16536 |
| 四川 | 汽车服务工程 | 40 | 四年 | 17808 |
| 四川 | 财务管理 | 34 | 四年 | 16536 |
| 四川 | 人力资源管理 | 32 | 四年 | 16536 |
| 四川 | 资产评估 | 25 | 四年 | 16536 |
| 四川 | 广告学 | 20 | 四年 | 16536 |
| 四川 | 经济与金融 | 20 | 四年 | 16536 |
| 四川 | 物流管理 | 18 | 四年 | 16536 |
| 四川 | 电子商务 | 18 | 四年 | 16536 |
| 四川 | 市场营销 | 17 | 四年 | 16536 |
| 四川 | 工商管理 | 16 | 四年 | 16536 |
| 四川 | 日语 | 13 | 四年 | 17808 |
| 四川 | 学前教育 | 13 | 四年 | 16536 |
| 四川 | 酒店管理 | 12 | 四年 | 16536 |
| 四川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20 | 三年 | 18020 |
| 四川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20 | 三年 | 17808 |
| 四川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 10 | 三年 | 20000 |
四川工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综合性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始建于 2001 年的“四川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04 年设置为独立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2015 年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建有成都和眉山 2 个校区。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明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坚守“三心三实”的办学初心,践行“崇工重商、理实兼优”的办学理念,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坚持“根植地方、应用为径、开放融合、学以致用”的办学思路,确立“同类院校中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