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山东教育考试院公布的高考录取数据中,江苏大学在山东录取位次范围在20409位到57548位之间,其中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录取位次45479位、物联网工程专业录取位次26194位、生物科学专业录取位次46304位、通信工程专业录取位次28278位、交通运输专业录取位次36920位等等。2026年考生和家长可参考以下关键数据合理规划志愿填报。

| 院校名称 | 招生层次 | 专业名称 | 录取位次 |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409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法学 | 21578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23563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4904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知识产权 | 25572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会计学 | 25618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电子信息工程 | 25621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物联网工程 | 26194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自动化 | 26664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27533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8109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机械电子工程 | 28263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通信工程 | 28278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临床医学 | 29286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29770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口腔医学 | 29912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新能源汽车工程 | 30308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车辆工程 | 30469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31167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34858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医学影像学 | 36223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交通运输 | 36920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数据计算及应用 | 37890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38286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人力资源管理 | 39200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交通工程 | 39715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工业设计 | 39733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39827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公共事业管理 | 40309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工业工程 | 40955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农业电气化 | 42504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物流管理 | 43122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化学类 | 43222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43584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44107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 45479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45916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生物科学 | 46304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生物技术 | 48541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医学检验技术 | 49475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制药工程 | 49669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金属材料工程 | 51072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药学类 | 51936 |
| 江苏大学 | 本科 | 应急技术与管理 | 57548 |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山东教育考试院发布的2025年高考招录数据。
江苏大学是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以及首批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高校、首批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国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高校、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原江苏理工大学的前身镇江农业机械学院,是为贯彻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重要指示,1960年由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分设独立建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等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学校作为国内最早设立农机专业、最早系统开展农机教育的高校,坚持立足江苏、服务行业,始终以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为使命,培养了我国第一批农机本科、硕士和第一位农机博士、博士后,为我国农业装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为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形成了“工中有农,以工强农”的鲜明办学特色和独特的文化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