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和反映用法区别及例句

文/凯哥

反映强调的是客观的观照,反映的东西不一定引起别人的“反应”;而“反应”强调的是对刺激的反应。“反应”多是被动的,而“反映”多是主动的;“反应”一般不能带宾语。“反映”可以带宾语。

反映和反应的区别

反应: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

反映:指有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

实际上,这两个词语的差别还是挺大的,“反映”的意义比较单一,而“反应”的用法多样:

1.物理、化学、病理、生理变化只能用“反应”;如核反应、热核反应、聚变反应、神经系统急性中毒反应、

2.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感官、思想、心理、行动等活动只能用“反应”,如反应慢、受到触动而引起某种反应。借湿热(温度)和化学的刺激,引起局部和全身反应、引起爱憎的反应。

3.把客观事物的表象或实质表现出来只能用“反映”,这里,反映并不强调有机体的应对行为。如:反映现实生活。机关团体等自办的小型的、能及时反映情况的报纸或墙报。误差的大小反映了实验、观察、测量和近似计算等所得结果的精确程度。调查得来的或群众直接反映得来的材料。镜中、水面等反映出来的物体的形象。

反应、反映的用法

“反应”的常见用法是:

机体受到刺激后引发的活动。例如:

(1)地震前,有的动物有异常反应。

(2)守门员还没反应过来,球已经飞入网底。

特指打针吃药后引起的症状。例如:

(3)他注射流感疫苗后没引起什么反应。

(4)这种药虽然很有效,但有的人会出现轻微的腹泻等反应。

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例如:

(5)他的发言在会议上引起强烈反应。

(6)这个新规定群众的反应还是比较好的。

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例如:

(7)发生热核反应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8)这两种物质放在一起,会发生化学反应。

“反映”常见的用法是:

比喻把客观事物的面貌或实质表现出来。例如:

(9)这篇小说反映了中国农村的新变化。

(10)这个事件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

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例如:

(11)我们已经把旧街区拆迁中的情况反映给上级有关部门。

(12)这几位同志反映的意见是有道理的,应当引起重视。

小编推荐

1.浙大海宁国际校区和浙大本部区别 哪个更好

2.中外合作办学怎么查是不是计划内 和计划外有什么区别

3.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本科的区别 有什么不同

4.中外合作大学与普通大学的区别 应该怎么选

5.2025年开设应用法语专业大学排名及评级 高校排行榜

6.郑州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和普通的区别 学费是多少

7.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的区别 优缺点有哪些

8.中外合作办学毕业证是啥样的 有什么区别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高三语文成绩怎么上130 提分策略有哪些

24-12-05

高三复习语文的学习技巧 复习策略有哪些

24-12-05

高三语文怎么学才能快速提高成绩 学习技巧有哪些

24-12-03

高中语文成绩不好怎么提高 如何提分

24-11-30

高三如何提高语文成绩 有哪些学习技巧

24-11-18

高中语文怎么提高 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

24-11-18

高考语文选择题怎么提高 有什么技巧

24-11-18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 有什么窍门

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