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第十一章“回到保安”,讲述了在敌人封锁下的保安地区,红军丰富多彩的生活。讲述了俄国对于红色中国的影响以及德国顾问李德指挥作战时出现的失误及其原因。下面小编为大家总结整理了《红星照耀中国》第11章的感悟,希望大家喜欢。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为了在“白区”方便推行,又化名为《西行漫记》。今天,我们就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觉来走进一个战争年代的旧中国。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斯诺笔下的毛泽东。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毛泽东在我心目中只是毅力在天安门前的英雄画像。而这本书中的毛泽东却是一位有血有肉、和蔼可亲又不失缺点的政治领袖,当我想到他把“湖南”说成“福南”时,总会忍俊不禁。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毛泽东对中国的革命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尽管在这中间犯过错误。我就来谈谈毛泽东能成为苏维埃“掌权人物”的一些基本素养。
首先,他信任身边的人,虽然南京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他仍不介意同两个农民一起走,这里体现着他坦荡的内心;其次,他做事很节制,他也抽烟,但不像其他人那样没完没了;再就是战斗的基本素质:他身经百战,有一次还被敌军俘虏了,但最后却安安全全、毫发未损地凯旋归来;最后一点,他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的性格,在与斯诺谈话时,从一举一动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幽默,平易,简朴……这样有益于接近老百姓,因为他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在谈话过程中的一些举止在我们眼中是有损形象的:毛泽东会当着来访者的面心不在焉地松下裤带子,搜寻着什么寄生物。斯诺判断说,这是中国某些地方的农民所特有的。的确,毛泽东出身农民家庭,尽管身为领袖,却依然保持着农民特有的生活习惯:甚至在吃饭的时候会毫不掩饰的打饱嗝,不管饭桌上坐着的是谁,这些在很多人看来多少有些粗俗“不雅”的习惯,毛泽东却一辈子不改。
而那些来自于泥土,来自于农家的勤俭节约的习惯,毛泽东更是一生不变,面对一些奢侈浪费的人和事,毛泽东的不满和愤怒会直接表达,丝毫不留情面,无论对方是什么人。
我想,这样质朴、直率的性格,正是毛泽东可以成为亿万中国无产阶级领袖的重要原因。
书中还多次提到中共在面对困难时所作出的决策,最著名的就是中共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走的"长征"之路。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中国红军长征的第一步是要突破敌人严密的封锁线,接下来就是巧夺大渡河。在这期间,他们赢得了少数民族的友谊,甚至吸引了一部分人参加红军。傅雷家书读后感400字心得体会,这足以证明了中国红军在人民中的威望与感召力。万里长征中红军牺牲无数,也是中共革命军经历的最严酷、最壮烈的"生命之征"。长征所折射出的"长征精神"是我们世代人都应该去学习和发扬的。
斯诺也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
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长征路,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更照亮我们的心!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