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国若烹小鲜字面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就是治理一个大国不宜翻来覆去,不要动辄扰民,更不要乱折腾。具体来说,以正治国,就是要有一套保障国家机器自发运转的良性规则,而且这一规则能够一以贯之,不因人而废,因事而止。一旦做到了政令畅通,国家这一组织系统就会健康运作,自动调节。
就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本身来说,就有治大国若厚小腥、治大国若烹小鳞等不同的说法,小腥与小鳞其实都是小鲜即小鱼儿的不同说法。即使现代普遍认可的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一传统说法,古代在文字上也有差异。
有古代学者认为,此句名言在流传过程中,丢了一个者字。比老子晚生291年的韩非子,在引用时便有者字,《韩非子·解老》中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清末学者王先慎便持这种观点,他认为治要有者字,如《三国志·蜀志》(卷四十四)陈寿评:“老子有云:治大国者若烹小鲜。”《后汉书·循吏传》也有注:“理大国者若烹小鲜也。”
但不论如上哪种说法正确,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就是治理国家与烹煎小鱼儿的手法是一样的。那么,为什么老子谈到治理国家时要用烹小鲜来比喻?如果弄清了老子那个时代的人是怎么烹小鲜的,也就弄懂了老子所要表达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