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词类活用归纳总结

文/戒不掉

《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

词类活用

A.名词用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驻军)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说)

不可不语(告诉)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吾得兄事之(侍奉)

范增数目项王(示意,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胜(惩罚)

道芷阳间行(取道)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若入前为寿(走上前)

沛公奉卮酒为寿(祝(项伯)身体健康)

B.名词用作状语

项伯乃夜驰之(在夜晚)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张开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四人持剑盾步走(徒步)

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C.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下来)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停步.内:使……进入)

拔剑撞而破之(使……破)

樊哙侧其盾以撞(使……侧过来)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为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

D.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

秋毫不敢有所近(靠近)

E.形容词用作名词

此其志不在小(小的方面)

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情)

F动词用作名词

此亡秦之续耳(后继者)

创作背景

司马迁在元封三年(前108年)接替其父担任太史令,从太初元年(前104年)开始创作《太史公书》(后来称为《史记》)。后因向汉武帝为李陵战败投降匈奴之事辩护而被捕入狱并处以腐刑,在形体和精神上遭受巨大的创伤。出狱后任中书令,忍辱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大约在征和二年(前91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其中第七篇即为《项羽本纪》。

项羽作为汉朝开创者刘邦的劲敌,曾与刘邦争夺天下,汉朝历代君主对项羽的态度多是贬大于褒。而司马迁却不同。扬雄《法言》云:“太史迁,曰实录。”“子长多爱,爱奇也。”正因为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和“爱奇”思想,不以成败论英雄,才刻画出具有鲜明个性的项羽形象。而鸿门宴是项羽一生成败的一个重要节点,因此司马迁浓墨重彩地再现了这一事件。

小编推荐

1.高中物理复习知识总结 有哪些重点

2.公派留学总结报告怎么写 范文事例

3.出国需要带些什么生活用品 要提供什么材料

4.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总结 有哪些答题策略

5.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复习内容汇总

6.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有哪些知识点

7.红星照耀中国考试重点归纳 主要内容概括

8.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如何学历史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高三语文成绩怎么上130 提分策略有哪些

24-12-05

高三复习语文的学习技巧 复习策略有哪些

24-12-05

高三语文怎么学才能快速提高成绩 学习技巧有哪些

24-12-03

高中语文成绩不好怎么提高 如何提分

24-11-30

高三如何提高语文成绩 有哪些学习技巧

24-11-18

高中语文怎么提高 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

24-11-18

高考语文选择题怎么提高 有什么技巧

24-11-18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 有什么窍门

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