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与五经合称为“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这九部书集结了我国古代先人们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实资料及思想。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一、四书:
论语: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孟子: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孟子的话。
大学:曾参。
中庸:战国时期的子思。
二、五经:
诗经:西周无名氏。
尚书:周代先秦诸子。
礼记:戴圣。
易经:西周姬昌。
春秋:春秋时期孔子。
一,《大学》。这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是由孔子弟子曾参整理孔子讲授内容所编的。“大学”顾名思义,就是大人的学问,主要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思想,是初学儒家道德思想的入门典籍。
二,《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合作编撰而成的一部经典,是儒家重要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这部经典是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载体,记录了孔子以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教育原则、道德观念、伦理思想以及政治主张。虽然一共只有二十篇,一万两千字,但内容颇为丰富,义理很深,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传颂,是古代教学必修教材之一。
三,《孟子》。是由孟子本人以及他的弟子一起整理而成的,是记录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孟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这部书主要体现的是孟子的政治思想、政治观点,以及他的政治行动,也属于儒家重要经典。
四,《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是由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自宋以来,成为新儒学即道学的最为重要的经典。中庸是儒家的一种思想主张,中庸之道指的是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人生处世态度。中庸也是完美之意,就是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要走极端,要找到最恰当的方法,把问题解决的究竟完美。
五,《周易》。这部经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我国古老而深邃的哲学经典。最初是一部占卜的书籍,后来儒家学者整理一部分解说《周易》的作品,编撰成书,被奉为儒家经典。这部经里揭示了很多宇宙变化的真理,在古代学术中占核心地位,对提升中国文化内涵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对中华文化影响最深的一部经典。
六,《尚书》。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官方史书,“尚”就是“上古”的意思,“尚书”就是“上古的书”,是记载和追述上古历史事件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记录了虞、夏、商、周各朝各代一部分帝王言行事迹,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
七,《诗经》。这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相传是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一共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三百余首诗歌,被后世称为《诗三百》,孔子评论《诗经》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其中又根据内容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全面反映了先秦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诗中广泛运用了赋、比、兴的写作手法,开创了我国传统诗歌的现实主义之先河。
八,《礼记》。又叫《小戴礼记》。相传是由孔子的弟子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里面包含的儒家思想和史料非常丰富。这部经以礼乐为核心,主要记载和论述了先秦时期的礼制、礼仪,以及孔子和其弟子的言论,修身做人的原则等等,涉及政治、伦理、教育、美学、哲学、文化、宗教、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论深厚,内容丰富。
九,《春秋》。是我们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由孔子根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功242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内容包括诸侯各国间的婚丧嫁娶、会盟征伐、篡位弑君等等。书中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每个句子都含蓄深远,暗含褒贬之意,后人把孔子这种“微言大义”的写法称为“春秋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