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的历史背景介绍 有什么历史影响

文/赵乐玮

少年中国说的历史背景是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正在戊戌变法后,作者梁启超流亡日本之时。那年是庚子年,当时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爆发了义和团爱国运动。

少年中国说的写作背景

《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正在戊戌变法后,作者梁启超流亡日本之时。那年是庚子年,当时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爆发了义和团爱国运动。帝国主义联合起来,组成八国联军,勾结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攻陷了天津和北京等地。

当时八国联军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戊戌变法失败迫使梁启超逃亡日本,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变法图强的努力,到日本的当年就创办了《清议报》,通过媒介竭力推动维新运动的继续。当时帝国主义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

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滥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说对后世的影响

梁启超近一生坎坷波折,将民主进步之光带给民众,成为近代中国伟大启蒙者。戊戌变法已经过去一百多年,梁启超却从未淡出中国社会改革者的视野,每次我们回望梁启超,都能够强烈感受到新的启迪与冲击。

他提出的对文化遗产的检讨的理念,对于青春、对于一个全新国家形态的憧憬和追求,感染并召唤了新一代的知识分子,直到现在,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风行,将“少年”一词在清末社会里变成一种时尚的革命名词,彼时追求进步的年轻知识分子竞相以“少年中国之少年”或“新中国之少年”自称。“少年也已经从概念、理想化身为血肉之躯、革命的先锋、未来历史的塑造者”。

梁启超面对腐败无能的封建统治、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情势,为唤醒民众,救国图强,写下气吞山河的《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蕴含诸多的先进思想,善于从教育运行规律着眼,进行教育立意的深化,尤其在当代对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1、注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培育

2、要始终贯穿理想信念教育

3、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4、坚定不移地贯彻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

小编推荐

1.2025重庆物化生565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 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

2.山东高考位次154000名左右报什么大学好(2025年参考)

3.广东高考位次83000名左右报什么大学好(2025年参考)

4.重庆高考位次111000名左右报什么大学好(2025年参考)

5.湖南高考位次269000名左右报什么大学好(2025年参考)

6.2025浙江物化生420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 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

7.福建高考位次87000名左右报什么大学好(2025年参考)

8.贵州高考位次143000名左右报什么大学好(2025年参考)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高三语文成绩怎么上130 提分策略有哪些

24-12-05

高三复习语文的学习技巧 复习策略有哪些

24-12-05

高三语文怎么学才能快速提高成绩 学习技巧有哪些

24-12-03

高中语文成绩不好怎么提高 如何提分

24-11-30

高三如何提高语文成绩 有哪些学习技巧

24-11-18

高中语文怎么提高 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

24-11-18

高考语文选择题怎么提高 有什么技巧

24-11-18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 有什么窍门

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