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主要突出的人物是刘邦和项羽以及他们身边的一些人物。人物形象分析:如项羽,优柔寡断,率直轻信,不善用人,骄傲自大。
1.刘邦:善于拉拢,能屈能伸,从善如流,坚决果断,善于用人,善于应变
2.项羽:优柔寡断,率直轻信,不善用人,骄傲自大,刚愎自用,自矜功伐。
3.樊哙:忠心耿耿,粗中有细,果敢勇猛
4.曹无伤:不忠不义
5.项庄:有勇无谋,优柔寡断
6.项伯:重情重义,为臣不忠,为小义而背大忠。
1.张良:沉稳机智,处事不惊,处事有方,知人知己,多谋善断。
分析依据
张良说:“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他没有听从项伯的建议,而是把事情的始末告诉了刘邦,这说明张良是个重“义”的人,并且对刘邦忠心耿耿。
2.范增:越俎代庖,妄自尊大,骄横急躁,老谋深算等。
分析依据
在劝阻项羽攻打刘邦时说“急击勿失”一方面表现出他深谋远虑,看出项羽的野心,但话语中却带有命令的口吻。还有在第三自然段宴会中,他在席上“说目项王,举玉玦以示之者三”,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
一方面看出他善于应变,老谋深算,但也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的影响,说明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范增献计,项羽先纳言后食言,关键时刻听信项伯游说之言,宴会上范增举玦,项王不应。
这说明在用人方面他不太善于会用人,而且刚愎自用,在对待人才方面,他任人唯亲,这在宴会中位置的座次上可看出。
《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分为三个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形象生动鲜明,组织周密严谨,语言精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