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知其所止前一句是什么

文/后来没有后来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出自苏轼是前赤壁赋。前赤壁赋一般指赤壁赋。《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

前赤壁赋节选

原文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翻译

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我的情思)浩荡,(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创作背景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遭御史弹劾并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赤壁赋特殊句式

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句)

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 (谓语省略,省略句)

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状语后置(被动句)

知不可乎骤得——倒装

固一世之雄也 “也”为标志的判断句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非”为标志的判断句

(其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省略句

(其声)舞幽壑之潜蛟 省略句

小编推荐

1.黑龙江高考位次13000名左右报什么大学好(2025年参考)

2.2025广西物化生500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 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

3.2025广东物化生529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 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

4.2025天津物化生239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 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

5.2025年518分在上海上什么大学好 近三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6.2025年285分在新疆上什么大学好 近三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7.2025贵州物化生307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 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

8.2025年437分在贵州上什么大学好 近三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高三语文成绩怎么上130 提分策略有哪些

24-12-05

高三复习语文的学习技巧 复习策略有哪些

24-12-05

高三语文怎么学才能快速提高成绩 学习技巧有哪些

24-12-03

高中语文成绩不好怎么提高 如何提分

24-11-30

高三如何提高语文成绩 有哪些学习技巧

24-11-18

高中语文怎么提高 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

24-11-18

高考语文选择题怎么提高 有什么技巧

24-11-18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 有什么窍门

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