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实行免役法的背景

文/夜满月

免役法指的是民户出役钱代替直接服役,王安石推行免役法,意在减轻农民负担。免役法的作用是双重的,它既有消极的一面又有积极的一面。对于经济方面来说,免役法的进步不言而喻,因为“免役法的推行,对农村的劳役制起到了破坏作用”在此之前实行的差役制,束缚了大量劳动人口的人身自由和经营自由。

王安石免役法内容及背景

募役法是在宋神宗在位期间的王安石变法中,于熙宁四年(1071年)颁布的一项法令。

在中国古代自秦朝始,农民每年都要服徭役。

而募役法的颁布使得原来必须轮流充役的农民可以选择以交钱代替服徭役。由官府出钱雇人充役。

宋朝的募役法是在唐朝的基础上制定的。将唐朝的赋役制度“租庸调制”中“调”的限定由每年缴纳“绢(或绫、拖)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改为了直接收钱。

此项制度为王安石变法中财政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

需要指出的是,此法令使得原本拥有免役特权的大官僚大地主阶级也不得不交钱,这直接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这为日后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募役法,又称“免役法”,由司农寺拟定,开封府界试行,同年十月颁布全国实施。

免役法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雇员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分摊。原来不用负担差役的女户、寺观,也要缴纳半数的役钱,称为“助役钱”。使得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了生产发展,也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熙宁四年(1071年)颁布实施。

募役法(免役法)规定:

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

募役法(免役法)使原来轮流充役的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使很多农民免除劳役,官府也因此增加了一宗收入。

小编推荐

1.赋分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实行赋分

2.申请新加坡研究生条件 如何提升软背景

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生申请条件 需要哪些专业背景

4.家庭没背景没资源报什么专业 哪些就业机会多

5.秦朝实行什么监察制度 主要内容是什么

6.李白天门山指的是哪座山 望天门山写作背景

7.千军万马避白袍全诗 写作背景是哪个朝代

8.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启示有哪些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高三语文成绩怎么上130 提分策略有哪些

24-12-05

高三复习语文的学习技巧 复习策略有哪些

24-12-05

高三语文怎么学才能快速提高成绩 学习技巧有哪些

24-12-03

高中语文成绩不好怎么提高 如何提分

24-11-30

高三如何提高语文成绩 有哪些学习技巧

24-11-18

高中语文怎么提高 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

24-11-18

高考语文选择题怎么提高 有什么技巧

24-11-18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 有什么窍门

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