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又称副极地大陆性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范畴。分布在北纬50°~65°之间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的特点是冬季长而严寒,暖季短促,气温年较差大。这是因为本区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且纬度高,冬季黑夜时间长,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又有积雪覆盖,地面辐射冷却剧烈,受不到海洋气团的调节。
本区处于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受到两处气流的干扰,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产生的源地。由于受地球球体形状的影响,使得赤道与极地之间受热不均,引起空气在赤道地区上升,在极地地区下沉,造成赤道与极地之间近地面和上空气压的差异。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推动赤道与极地之间的近地面和上空的大气作水平运动。
但实际上这种闭合的大气环流并不存在。因为在自转着的地球上,任何运动着的物体都应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这样,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极地上空的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因是高空气流,故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由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流到30°N附近上空时偏转成西风。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就不能再继续北流,而是变成自西向东运行了。由于赤道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又不能继续北进,便在30°N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压分出两支气流,一支向南流向赤道低压,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右偏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东北信风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地区辐合上升。这样在赤道与副热带地区之间便形成了低纬度环流另一支向北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右偏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它与从极地高压南下偏转成的东北风(称极地东风)相遇。
暖而轻的西风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东风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南北,向南的一支气流在副热带地区下沉,于是在副热带地区和副极地地区之间极成了中纬度环流圈向北的一支在北极地区下沉,于是在副极地和极地之间极成了高纬度环流圈。再加上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便形成了典型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本区降水量少,集中于夏季,蒸发弱,相对湿度高。降水量少是因为本区气温低,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多,但这里蒸发弱,所以仍属于湿润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是因为夏季温度较高,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多,有气旋雨和对流雨;冬季温度低,水汽含量小,又受下沉的大陆反气旋控制,所以冬季降水少。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产生的源地。冬季常受北极气团侵入,暖季有时受热带大陆气团伸入。
冬季长而严寒,暖季短促,气温年较差大。这是因为本区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且纬度高,冬季黑夜时间长,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又有积雪复盖,地面辐射冷却剧烈,受不到海洋气团的调节。
降水量少,集中于夏季,蒸发弱,相对湿度高。降水量少是因为本区气温低,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多,但这里蒸发弱,所以仍属于湿润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是因为夏季温度较高,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多,有气旋雨和对流雨;冬季温度低,水汽含量小,又受下沉的大陆反气旋控制,所以冬季降水少。
冬季漫长严寒,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短促温暖,月平均气温在10°c以上。年降水量300~600毫米,由于蒸发弱,相对湿度较高。气温年较差大。这是因为本区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且纬度高,冬季黑夜时间长,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又有积雪复盖,地面辐射冷却剧烈,受不到海洋气团的调节。它东西延伸成宽广的带状,因纬度较高,故冬季漫长而严寒;暖季短促,气温年较差特别大。降水稀少,集中于夏季,但气温低,蒸发弱,相对湿度却很高。自然植被为针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纬50°~65°之间的亚欧大陆、美洲大陆内部。南半球没有这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具体来说:
北美洲: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纽芬兰的大部分地区。
亚欧大陆:分布于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中北部起向东经芬兰和西部(南界沿列宁格勒——高尔基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一线)、东部(除南部外),北部以年可能蒸散量350mm与极地长寒气候分界。主要在亚欧大陆和美洲大陆的北部靠近北极圈一带。跨越国家有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瑞典、芬兰等。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在大陆西岸分布区的纬度较高,在大陆东岸分布区的纬度较低,因为中高纬地区大陆的西岸受暖流影响,大陆的东岸受寒流影响。
5.考研英语分值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