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 出自哪里

文/读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顾炎武(1613—1682)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江苏昆山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提出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家是顾炎武。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1613—1682)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江苏昆山人,后世称他为亭林先生,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清初三大儒”。

顾炎武为寡母王氏抚养长大,母亲常教育他要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等忠勇英雄为榜样,做人要忠义有气节。他天资聪颖,博闻强记,14岁便考取秀才,加入了晚明著名的士人团体复社,后来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不成功,又因为感叹时世变乱、八股文摧残人才,于是退而读书修身。他遍览二十一史、十三朝实录、天下图经等文献典籍,后通过捐纳,成为国子监监生。

清兵入关后,顾炎武的母亲绝食自尽,临终前嘱咐顾炎武终身不得为清朝效力。顾炎武弃家远游,博览群书,精研学问。康熙十年(1671),他严词拒绝了清廷让他修撰《明史》的邀请。

此后,顾炎武继续潜心于学术研究。他精力过人,又没有其他嗜好,直至老年,几乎天天沉迷于阅读各类书籍,晚年还注重经学的考证。顾炎武对宋明理学非常不满,认为理学家“著书不如抄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处

出自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

原文:“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语出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

这里的“天下”其实在现代即是代表祖国,后来人们也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话,更清楚地表达了对祖国的忠诚、热爱之情和责任感。“匹夫”泛指平民百姓。

这句话的白文译就是,作为一个平民百姓,也应关注祖国的命运,以为国效力为己任。

小编推荐

1.中国传媒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怎么样 在哪里读

2.国际本科3+1推荐哪里 去哪读比较好

3.国际本科是哪个国家 去哪里申请比较好

4.国际本科哪里报名 报名流程是怎样的

5.强基计划大学毕业后哪里就业 未来发展前景好吗

6.定向士官毕业后就业去向 一般分配到哪里

7.南加州大学毕业一般都去哪里 从事什么职业

8.波士顿大学毕业一般都去哪里 从事什么职业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高三语文成绩怎么上130 提分策略有哪些

24-12-05

高三复习语文的学习技巧 复习策略有哪些

24-12-05

高三语文怎么学才能快速提高成绩 学习技巧有哪些

24-12-03

高中语文成绩不好怎么提高 如何提分

24-11-30

高三如何提高语文成绩 有哪些学习技巧

24-11-18

高中语文怎么提高 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

24-11-18

高考语文选择题怎么提高 有什么技巧

24-11-18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 有什么窍门

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