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的地形是其太阳辐射较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四川盆地周围被群山环绕,高大的山脉使得盆地内的空气对流减弱,从而阻碍了太阳辐射的进入。此外,四川盆地地势低洼,容易形成雾气和水汽,这也进一步阻挡了太阳辐射的进入。
因为四川盆地是全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
无论从构造还是人地貌上看,四川盆地都是—个典型的盆地。它从震旦纪以来就是地壳比较稳定的大型拗陷区。晚三迭纪的印支运动中成为一个内陆湖盆,但范围要比今日的四川大得多,中生代堆织了厚达3000-4000米的紫红色的砂岩和页岩,因此人们又称它为“红色盆地”或“紫色盆地”。
四川盆地四周为海拔2000-3000米的山脉和高原所环绕,北面是大巴山、米仓山、龙门山,西面是青藏高原边缘的邛崃山、大凉山,南面是大娄山,东面是巫山。
四川盆地年降水量1000~1300毫米,盆地边缘山地降水十分充沛,如乐山和雅安间的西缘山地年降水量为1 500~1800毫米,为中国突出的多雨区,有“华西雨屏”之称。但冬干、春旱、夏涝、秋绵雨,年内分配不均,70~75%的雨量集中于6~10月。最大日降水量可达300~500毫米。“巴山夜雨”自古闻名,夜雨占总雨量的60~70%以上。
四川盆地区雾大湿重,云低阴天多。峨眉山、金佛山是中国雾日最多地区之一,年相对湿度之高也为中国之冠。盆地年日照仅900~1300小时,年太阳辐射量为370~420千焦耳/平方厘米,均为中国最低值,故有“蜀犬吠日”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