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词,是指古代汉语中,有的字代表了两个词的结合。这种字兼有互相结合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这样的字便成为兼词 。常见的兼词有"诸","焉","叵","曷","盍","旃"等。
古代汉语中,有的字代表了两个词的结合.这种字兼有互相结合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这样的字便成为兼词
常见的兼词有"诸","焉","叵","曷","盍","旃".这种字的读音有的是它代表的两个词的声音的拼合,如:"旃"是代词"之"和介词"焉"的合音,"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于"古音"wū")的合音,"叵"是否定副词"不"和动词"可"的合音.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兼词都是合音词.另外,需要特别指明的是,兼词并不是独立的一类词.
兼词其实没有那么复杂的,所谓兼词顾名思义,就是一个词兼有两个词的意思。这种要联系着句子记才比较深刻。
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先把这句话翻译了就是(把石头)投到渤海的边上。
其中做兼词的就是“诸”字,你看,我们把诸字即翻译成了石头,又翻译成了到,它相当于“之于”兼有名词和介词的意思。要是还不懂的话可以加我,我可以给你解释
常见的兼词有"诸","焉","叵","曷","盍","旃"。这种字的读音有的是它代表的两个词的声音的拼合,如:"旃"是代词"之"和介词"焉"的合音,"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于"古音"wū")的合音,"叵"是否定副词"不"和动词"可"的合音。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兼词都是合音词。另外,需要特别指明的是,兼词并不是独立的一类词。
类似词汇
古代汉语为数不多的兼词中,跟“诸”相类的有“叵”、“盍”、“旃”等。如;
⒅布目备曰:“大耳儿最叵信。”(《后汉书·吕布传》)
⒆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
⒇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左传·桓公十年》)
上述⒅⒆⒇三例中,“叵”等于“不可”;“盍”等于“何不”;“旃”等于“之焉”。
跟“焉”相类的只有“耳”字。如:
(21)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例句中“耳”相当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