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文/我去

以在文言文中可以用作介词、连词,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因""由于","在""从","率领""带领","和""跟","而""来""用来""以致等。

以的3种用法

1.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2.用作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3.复音虚词。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文言文以的用法总结

1、<动词>用;使用。

2、<动词>做。

3、<动词>认为。

4、<介>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

5、<介>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6、<介>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

7、<介>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

8、<介>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9、<连>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

10、<连>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

11、<连>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

12、<连>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

13、<连>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

14、<连>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

15、<连>表示在叙说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

16、<副>通“已”。已经。

小编推荐

1.4+0国际本科是什么意思 怎么报名

2.本科国际班是什么意思 要出国吗

3.4+0国际本科什么意思 有什么弊端

4.农村专项计划招生什么意思 适合哪些考生报考

5.国家专项计划什么意思 有哪些优缺点

6.西交利物浦2+2是什么意思 值得报考吗

7.2025高考志愿冲稳保是什么意思 怎么报考

8.中外合作办学提前批什么意思 有哪些大学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高三语文成绩怎么上130 提分策略有哪些

24-12-05

高三复习语文的学习技巧 复习策略有哪些

24-12-05

高三语文怎么学才能快速提高成绩 学习技巧有哪些

24-12-03

高中语文成绩不好怎么提高 如何提分

24-11-30

高三如何提高语文成绩 有哪些学习技巧

24-11-18

高中语文怎么提高 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

24-11-18

高考语文选择题怎么提高 有什么技巧

24-11-18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 有什么窍门

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