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具体什么意思

文/太泛滥

则在文言文中表示顺承,相当于“就”、“便”。《寡人之于国也》:“河内凶,~移其民于河东。”;<连>表示转折,相当于“却”、“可是”。《师说》:“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耻师焉。”等。

则在文言文中的解释

‌“则”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通常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入则孝,出则弟。

‌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例如:

非死则徙尔。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

文言文中“则”字的常见用法

一、表示相承关系,相当于“就”“那么”。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二、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可是”“却”。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三、表示“则”后面的事情是早已发生的,可译为“原来已经”。

乃诸河,则在舟中矣。(到了黄河边上,他们原来已经上船了。)

四、表示原因、结果。

事智者众,则法败。(从事智力活动的人多,法制就会败坏。)

五、在并列分句中,上下分句各嵌入一个“则”字,表示对比,有的可译为“就……就……”,有的不译。

1.得地则生,失地则死。(得到土地就生,失去土地就死。)

2.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子女玉帛,您是有的;羽毛齿革,您土地上出产。)

六、用于假设句的表假设的分句中,可译为“如果”“假如”。

1.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那秦国如果肆无忌惮地自称为帝,进而行进于天下,那么我鲁仲连只有奔向东海死去了。)

2. 项王乃谓海春侯大司马曹咎等曰:“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项王对海春侯大司马曹咎等将说道:“认真守住成皋,假如刘邦想挑战,千万不要跟他交锋。”)

七、用于让步的第一分句中,可译为“倒是”。

1.巧则巧矣,未尽善也。(巧倒是巧了,还未达到完善的地步。)

2.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国家治倒是大治了,但并不是信里的意思。

小编推荐

1.黑龙江高考位次13000名左右报什么大学好(2025年参考)

2.2025广西物化生500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 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

3.2025广东物化生529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 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

4.2025天津物化生239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 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

5.2025年518分在上海上什么大学好 近三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6.2025年285分在新疆上什么大学好 近三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7.2025贵州物化生307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 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

8.2025年437分在贵州上什么大学好 近三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高三语文成绩怎么上130 提分策略有哪些

24-12-05

高三复习语文的学习技巧 复习策略有哪些

24-12-05

高三语文怎么学才能快速提高成绩 学习技巧有哪些

24-12-03

高中语文成绩不好怎么提高 如何提分

24-11-30

高三如何提高语文成绩 有哪些学习技巧

24-11-18

高中语文怎么提高 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

24-11-18

高考语文选择题怎么提高 有什么技巧

24-11-18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 有什么窍门

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