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不知春”写的地方是中亚,大概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诗句的由来是600多年前明代官员陈诚出使中亚后写下来的。
《夏日遇雪(其二)》
绿野草铺茵,空山雪积银。
四时常见冷,六月不知春。
陈诚(1 365~1457年),字子鲁,号竹山,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1394年(洪武二十七年)中进士,授行人。北平求贤,山东蠲租,安南谕夷,皆能不辱使命。永乐初以吏部主事升任员外郎。屡次奉命,或随中官李达、鲁安或与助手李暹等出使西域,功绩卓著,升迁为广东布政司右参政。朱棣之子朱高炽即位后,宣布“停止四夷差使”,明初东西交通的黄金时代从此结束。陈诚被解职,退休回乡,优游林下三十余年,以九十三岁高龄卒于家,有《竹山文集》传世。
在中文史书上,乌兹别克斯坦族的记载最早出自《元史》,当时名月祖伯。在阿布海儿汗时代,15世纪中期以前时期,建立“乌兹别克斯坦汗国。”后来术赤系的克烈汗和贾尼别克与阿布海尔汗闹翻逃亡蒙兀儿斯坦,另建哈萨克汗国,而今天的乌孜别克斯坦却是帖木儿帝国的领土。乌兹别克斯坦汗国解体后一部分人随穆罕默德•昔班尼汗南下,前往河中农业区定居下来,征服了当地的撒尔塔人并与他们融合。形成了今天的乌孜别克族。16世纪至17世纪,他们来到南疆塔里木盆地通商,称为布哈拉人、浩罕人或安集延人,主要从事商业活动,乌孜别克的意思是“自己的领袖”。到清宣宗时代,旗人认为已与卡内回民(维吾尔人)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