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的通假字

文/李杨

《荆轲刺秦王》的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读yuè,高兴。)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

《荆轲刺秦王》古今异义

1.则虽欲长侍足下(古义:敬称。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用。今义:脚下。)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3.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4.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5.樊将军偏袒扼腕而进(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6.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7.愿大王少假借之(古义:宽容;原谅。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来达到目的。)

8.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9.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

10.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荆轲刺秦王》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读yuè,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惧怕。)

5.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6.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7.卒起不意\而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小编推荐

1.过秦论通假字有哪些 有什么通假字

2.鸿门宴通假字有哪些 全篇原文整理

3.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失败 失败原因分析

4.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 为什么会失败

5.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 为什么会失败

6.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 有什么后果

7.通假字和古今字的区别 二者有哪些联系

8.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失败 原因是什么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高三语文成绩怎么上130 提分策略有哪些

24-12-05

高三复习语文的学习技巧 复习策略有哪些

24-12-05

高三语文怎么学才能快速提高成绩 学习技巧有哪些

24-12-03

高中语文成绩不好怎么提高 如何提分

24-11-30

高三如何提高语文成绩 有哪些学习技巧

24-11-18

高中语文怎么提高 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

24-11-18

高考语文选择题怎么提高 有什么技巧

24-11-18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 有什么窍门

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