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求则非邦也与的通假字

文/初夏
专题:通假字

与:通“欤”。欤是古文中的叹词。唯求则非邦也与,应该这样断句:唯,求则非邦也与?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为:是的,(冉)求不是也要治理国家吗?出自先秦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句子分析

1、“唯”句首语气词,无义;“也与”句尾语气词连用,帮助表反问语气,无义。

2、核心句义:“赤则非邦”。

3、其中,“赤”为人名,是名词,作主语;“邦”名词活用作动词,担当谓语成分,义为“有志于治理国家”;“非”为否定副词,修饰动词“邦”,形成全句的反问语义。

4、因此,“赤+(非)邦”已是一个完整的“主(副)谓”结构,表“赤(不就是)有志于治理国家吗”;“则”无需担当具体词义,只有语法意义,作连词,表转折关系。

5、“则”作连词、表转折关系时,代表着说话人对句子谓语所代表的动作感到意外,放在该句中,就是暗示问话者对赤“非邦”感到意外,认为赤应该“邦”,即赤应该有志于治理国家;将“则”视为转折连词,是符合全句反问语气的。

6、“则”作连词、表转折关系,这在古书中较为常见,如“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中,“苗槁”为完整主谓结构,插入连词“则”,表“原来已经”口气,全句意为“他走回去看,而禾苗却已经枯槁了”。

小编推荐

1.过秦论通假字有哪些 有什么通假字

2.鸿门宴通假字有哪些 全篇原文整理

3.通假字和古今字的区别 二者有哪些联系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假字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假字

6.两小儿辩日通假字

7.其人舍然大喜通假字

8.赤壁赋中的通假字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高三语文成绩怎么上130 提分策略有哪些

24-12-05

高三复习语文的学习技巧 复习策略有哪些

24-12-05

高三语文怎么学才能快速提高成绩 学习技巧有哪些

24-12-03

高中语文成绩不好怎么提高 如何提分

24-11-30

高三如何提高语文成绩 有哪些学习技巧

24-11-18

高中语文怎么提高 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

24-11-18

高考语文选择题怎么提高 有什么技巧

24-11-18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 有什么窍门

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