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录取规则:
第四章 招生条件和录取规则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艺术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工业互联网应用(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智能建造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土建施工类 |
花卉生产与花艺(专科) | 农林牧渔 | 林业类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现代通信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通信类 |
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设备制造与维护(专科) | 装备制造 | 轨道装备类 |
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科) | 农林牧渔 | 农业类 |
金融服务与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金融类 |
歌舞表演(专科) | 文化艺术 | 表演艺术类 |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科) | 食品药品与粮食 | 食品类 |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科) | 交通运输 | 铁道运输类 |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科) | 交通运输 | 航空运输类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科) | 医药卫生 | 健康管理与促进类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数字媒体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早期教育(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教育类 |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航空装备类 |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摄影摄像技术(专科) | 新闻传播 | 广播影视类 |
音乐表演(专科) | 文化艺术 | 表演艺术类 |
学前教育(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教育类 |
旅游管理(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现代物流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物流类 |
电子商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市场营销(专科) | 财经商贸 | 工商管理类 |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 | 财经商贸 | 财务会计类 |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财务会计类 |
微电子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集成电路类 |
大数据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数控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工程造价(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设工程管理类 |
建筑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土建施工类 |
园林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筑设计类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筑设计类 |
应用化工技术(专科) | 生物与化工 | 化工技术类 |
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科) | 交通运输 | 航空运输类 |
空中乘务(专科) | 交通运输 | 航空运输类 |
园艺技术(专科) | 农林牧渔 | 农业类 |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科) | 农林牧渔 | 农业类 |
大学录取结果通常在填报志愿后15天到一个月内公布,具体时间因批次而异,查询方式包括学校官网、教育考试院网站等。
录取结果公布时间与批次关联
高考录取批次主要分为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批四类,各批次公布时间不同:
本科提前批:最早可在7月上旬查询结果,一般在填报志愿后约15天。
本科批:录取结果在7月中旬陆续公布,周期约25天。
高职专科批:录取结果发布时间较晚,通常为7月底至8月中旬,需一个月左右。
具体日期需以各省招生办公布的时间为准,考生可通过官方渠道关注动态。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是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总占地面积1500余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教职工千余人,其中博士、硕士585人,“双师型”教师442人;在校生2万余人;设有13个二级学院(部)、40个普通高职专业。
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起源于1881年英国基督教会创办的培真书院,几经变迁,1978年由山东益都师范学校改建为昌潍教师进修学院,开始举办高等专科教育,1983年改名为潍坊教育学院,1998年举办高职教育,由教师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型,2010年改名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是全国定向培养军士院校、先后获评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性职业院校、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院校、山东省就业工作“绿灯”先进高校等。近年来,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做精做实、创业创造”的校训精神,突出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开创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优化专业布局,强化内涵建设。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全面实施专业升级改造工程,打造了新工科、新农科、新商科、新教育“四新”专业群,形成了以工程类专业为核心,适应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的专业结构。拥有定向培养军士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项目2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品牌专业群2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技能型特色名校重点专业10个、省级优质校重点建设专业群4个、潍坊市高水平专业群5个、市级特色品牌(重点)专业15个。“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本科试点专业10个,建成国家级课程13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7门;获评国家级“十四五”规划教材4部、第二批中国轻工业“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
建强师资队伍,提升育人水平。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有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6个、省级名师工作室6个、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2个、省高等学校新技术研发中心2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5个,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拥有全国航空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省非遗年度人物1人、省级教学名师和省级优秀教师14人、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5人、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1人、省职业教育青年技能名师6名、省职业教育青年专家10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省技术能手6人,齐鲁首席技师1人;鸢都学者青年专家1人,潍坊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1名教师被中非职业联盟授予突出贡献奖。
深化综合改革,增强内生动力。积极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和专业建设需要,以技能竞赛为抓手,以教育科研为动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理论实践研究课题2项,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人文交流经世项目”2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2项。在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第二名,填补了该项赛事举办以来省一等奖空白。近三年,师生在全省技能大赛中获奖315项,其中一等奖37项;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奖2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国家级、省级科研立项及获奖270余项,获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师生团队在2023年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际赛银牌。
推进产教融合,赋能地方发展。大力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产教高效融合,全力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重点实验室9个、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获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奖6项,建成省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个、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优质协同创新中心1个,荣获山东省社科普及先进单位。与华正检测共建食品药品分析检测中心,获批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成立5个职教集团,建成产业学院18个,牵头组建全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个、市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4个。2项案例入选全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优秀典型。校政企合作共建山东省首个非遗产业学院,获评全省“非遗进校园”典型案例。
激发办学活力,服务国家战略。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牵头成立潍坊乡村电商学院和山东省首家乡村建设工匠培训教育示范基地暨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学院。深化军校合作,牵头成立火箭军首个定向培养军士院校教育联盟,先后6次在火箭军、陆军军地联席会上作典型发言,先后承办火箭军军地联席会、火箭军首届电工电子技术大赛等多项活动,承办国家级技能大赛2项;现有陆军、火箭军在校军士1920人,10名军士生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累计为部队输送9届、3472名优秀军士。
面对新机遇、新任务、新挑战,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将认真落实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要求,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全力争创“双高”院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