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质大学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河北地质大学录取规则:
第三章 录取规则
第八条 调档比例:按我校在该省公布招生计划数的100%-110%范围内调阅考生档案。
第九条 普通类专业录取规则:对进档考生按专业志愿排队依次录取。当第一志愿录取满额时,则进行第二专业志愿录取,依次类推直至录取到最后一个专业志愿;当最后一个专业志愿仍不能满足时,如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则调剂到没有满额的专业;如不服从专业调剂,则进行退档处理;各专业志愿之间没有分数级差。对专业志愿相同的考生安排专业或退档,按照投档成绩(不含排序分)、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综合素质评价等综合考虑,单科成绩按照语文、数学、外语依次排序。
对于浙江省、上海市、山东省、海南省、天津市及北京市的考生,按照新高考改革实施意见规定,取消文理分科,具体录取规则按照该省市政策执行;对于天津市、上海市、北京市及海南省的考生,专业调剂录取只能在考生被投档的专业组内进行,对所报专业志愿未被录取且专业组内不服从调剂的考生做退档处理;对于江苏省的考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需达到江苏省规定的相应学历层次填报志愿的最低等级要求。
学校认可各省(市、自治区)招生部门有关加分、优先录取和降分投档的政策规定,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得用于我校不做分省分专业计划的高水平运动队招生。
第十条 艺术类专业录取规则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对于设计学类(包含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产品设计(珠宝首饰设计方向)、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影视摄影与制作、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我校认可各省相关艺术类专业统考(联考、校际联考)成绩,并认可各省投档规则,在已投档范围内,对进档考生按专业志愿排队依次录取。若专业志愿相同,则按各省综合成绩(含小数点,不使用综合成绩的省份先比较专业成绩)、专业课成绩、文化课成绩顺序择优录取;若以上成绩都相同,则按单科成绩语、数、外的顺序择优录取。
对于河北省内考生,报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须参加河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类校际联考,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生需参加河北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校际联考。
实行非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对于设计学类(包含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产品设计(珠宝首饰设计方向)、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等专业,我校认可各省美术类专业统考(联考)成绩,并认可各省投档规则,在已投档范围内,对进档考生按专业统考(联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择优录取。若专业成绩并列,则按专业志愿、文化课成绩择优录取;若专业成绩、专业志愿与文化课成绩都相同,则按单科成绩语、数、外的顺序择优录取。对于影视摄影与制作、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我校认可各省相关专业统考(联
考)成绩,执行该省投档规则,对进档考生按文化课与专业成绩之和由高分到低分排序择优录取。文化课与专业成绩之和相同的,按专业志愿、专业成绩依次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若专业志愿、专业成绩都相同,则按单科成绩语、数、外的顺序择优录取。
以上所有专业,考生的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需要达到所在省相应批次、科类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并符合所在省相关招生要求;我校分专业录取承认各省优惠加分。
第十一条 部分专业录取办法:
1.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电子信息类和计算机类部分课程使用英语教材授课;
2.数学类专业首先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按其数学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
3.英语专业只招英语语种考生,并且首先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按其英语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
第十二条 高水平运动队的录取工作,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9﹞10号)及各省文件要求执行。
第十三条 体检和专业限制:根据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司〔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2〕2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以上录取规则,如各省招生部门另有规定的,按相关政策执行。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本科) | 工学 | 地质类 |
珠宝首饰设计与工艺(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本科) | 工学 | 地质类 |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本科) | 理学 | 地球物理学类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土地整治工程(本科) | 工学 | 农业工程类 |
古生物学(本科) | 理学 | 地质学类 |
海洋资源与环境(本科) | 理学 | 海洋科学类 |
产品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环境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城乡规划(本科) | 工学 | 建筑类 |
信息安全(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应用统计学(本科) | 理学 | 统计学类 |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经济统计学(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影视摄影与制作(本科)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地理信息科学(本科) | 理学 | 地理科学类 |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采购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休闲体育(本科) | 教育学 | 体育学类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地质类 |
书法学(本科) | 艺术学 | 美术学类 |
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广播电视编导(本科)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土木工程(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软件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通信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本科) | 工学 | 材料类 |
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材料类 |
矿物加工工程(本科) | 工学 | 矿业类 |
地质工程(本科) | 工学 | 地质类 |
资源勘查工程(本科) | 工学 | 地质类 |
勘查技术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地质类 |
环境工程(本科) | 工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测绘类 |
测绘工程(本科) | 工学 | 测绘类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 | 工学 | 水利类 |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类 |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类 |
行政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类 |
审计学(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地球物理学(本科) | 理学 | 地球物理学类 |
地质学(本科) | 理学 | 地质学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 | 理学 | 数学类 |
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 | 理学 | 数学类 |
捷克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法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电子商务(本科) | 管理学 | 电子商务类 |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旅游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类 |
财务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物流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市场营销(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工商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工程造价(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广告学(本科) | 文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法学(本科) | 法学 | 法学类 |
经济学(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与贸易类 |
金融学(本科)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会计学(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工程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河北地质大学高考填报志愿后,录取结果通常在15天到一个月内可查询,具体时间因录取批次而异。
主要批次查询时间节点
1. 本科提前批
一般为填报志愿后15天左右公布结果(最早7月中旬可查),适用于军校、公安类院校、国家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
2. 本科普通批
填报后约25天(通常7月下旬)公布,包含重点本科院校及部分热门专业。
3. 高职专科批
专科批需等待30天左右(7月下旬至8月初),而高职专科批结果多在8月中旬公布。
河北地质大学创办于1953年,是原地质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是自然资源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任学校名誉校长。
作为新中国最早设置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原地质部直属院校,学校始终坚持以“为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为核心使命,秉承“达观博物”校训,弘扬“仰山慕水”文化,确立了为服务地质行业、服务地方发展培养经世致用复合型人才的“双地”办学定位,形成了“资源环境+”多学科协同发展和深度交叉融合的办学特色。
时至今日,学校拥有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8大学科门类,70个本科专业。《河北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方案(2021-2025年)》中,学校被纳入河北省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序列,“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工商管理”被纳入一流学科建设范围,其中“地质学”一级学科被列为重点支持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被列为重点培育学科。拥有9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学校拥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数学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应用统计、金融、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工程管理、艺术、电子信息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拥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
在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中,会计学、地质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地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资源勘查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9个专业入选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勘查技术与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经济统计学、电子商务、信息与计算科学、法学、地理信息科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土木工程、市场营销、经济学、软件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环境工程、视觉传达设计16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拥有资源勘查工程、工商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地下水科学与工程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资源勘查工程、会计学、土地资源管理4个国家级、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地质矿产教育创新高地、管理教育创新高地、水利水电教育创新高地、经贸会计教育创新高地4个河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创新高地;拥有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工商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8个河北省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5门。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约18000人。2016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69人,其中5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他们当中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省青年拔尖人才、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省级教学名师等60人。近年来,学校全职引进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宋明春教授,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刘嘉麒,德国洪堡学者、“国家杰青”获得者季强等一批杰出人才。学校另聘有兼职教授、客座教授187人,其中院士14人。尚国琲公共管理教师团队、李英杰地质学教师团队分别入选首批和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校高度重视办学保障能力提升。图书馆现有藏书165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1400余种,电子图书510万册;拥有地学实验中心和经济管理实验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资源与环境实验中心、珠宝首饰与矿物加工实验中心、数字国土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创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建有各级实习实训基地243个;学校还建有地球科学博物馆和钱圆金融博物馆,其中地球科学博物馆是国家、省、市科普教育基地和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因材施教,通过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成才提供保障。近五年来,本科学生完成科研项目598项,发表科技论文828篇;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广告艺术、人文知识、英语大赛、攀岩、足球等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300余项,省级奖项600余项;每年有百余名同学获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2012年度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唐建哲同学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
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一把手”工程。紧紧围绕“稳就业”“保就业”大局,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就业工作形式,优化精准就业服务。在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搭建了“智慧就业平台”,实现了就业信息的精准推送,现在拥有注册企业6024家。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强化价值引领,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创业干事成才观。我校毕业生董文帆入选教育部公布第五届“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事迹名单。
近年来,学校科研成果丰硕,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教学成果奖6项。学校拥有自然资源部“京津冀城市群地下空间智能探测与装备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光电信息与地球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矿产资源战略与管理研究基地、硅酸盐固废资源化利用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战略性关键矿产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等2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中心,21个校级科研平台及130余个专业实验室。
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拔尖科研团队“四个一”建设计划,培养了“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等一批高层次“山海人才”和“山海团队”,培育了34个科研团队,形成了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科研创新精神的科研队伍,凝练了资源环境和经济管理为特色的研究方向,构建了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各学科科学研究工作交叉融合的发展局面。季强教授团队在同一期《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两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季强教授关于古人类头骨“龙人”的研究成果为研究智人起源和人类演化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证据,刷新了对人类起源和演进历史的已有认知,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和国外重要媒体对此重大研究成果予以广泛报道,称这一研究成果是“2021年震惊世界的十大科技成果”“人类史前最有突破性的六大发现”“2021年科技界五项重大事件”“2021年九项重大科学事件”,并入选“中国古生物学2021年度十大进展”。
学校不断提升开放办学格局,为师生发展和服务国家提供有力支撑。学校与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法国、韩国、捷克等国家的2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广泛开展了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科研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学校的捷克奥斯特拉发技术大学孔子课堂,在积极传播中国文化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同时,也为师生与欧洲的交流架起了友好的桥梁。面向国内方面,学校与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上海市地质调查局、河北地矿集团、河北地信集团等百余家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为学校人才培养和产学研交流与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开放办学空间 。
70年来,学校培养了20万余名毕业生,曾在学校工作和学习过的校友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各行各业,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徐德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毛景文、谢玉洪,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增谦、成秋明,原河北省委常委、统战部长、省政协副主席刘永瑞,南极科考队队长李院生,暨南大学原校长胡军,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张宏,“张衡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申旭辉,华夏人寿保险公司原党委书记、总裁赵子良,中海油总公司勘探专家徐长贵,“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许再良,深钻大陆7018米的总指挥张金昌,多次成功登顶珠峰的李春来等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
70年来,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与大力支持。毛泽东、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切接见我校师生。温家宝同志把他亲自采集的岩矿标本和撰写的《温家宝地质笔记》先后赠予学校,勉励师生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精神,为祖国的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回首过去,伴随着共和国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几代人以校为荣,艰苦奋斗,薪火相继,励志践行;展望未来,全校师生将继续发扬传统,和衷共济,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努力将我校建设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上有较强影响力、在资源环境及相关领域有突出优势”的创新型多科性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