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中合格考一年举行两次,分别在1月和6月进行。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9门学科,其中信息技术采用机考形式,其他科目为笔试。各科目考试内容以高中课程标准为基础,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高中合格考采用"一年两考"制度,分别在1月和6月进行。以江苏省为例,2026年信息技术科目考试安排在1月10日-12日,采用机考形式,每天6场,每场60分钟。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笔试科目则在1月17日-19日进行,其中语文考试时长为90分钟,其他各科均为75分钟。
不同省份的具体安排可能略有差异。例如广东省一年举行两次合格考,分别在1月和7月。考试次数方面,高中阶段共有6次考试机会,如果毕业后仍未通过,还可以以社会考生身份继续参加考试。这种安排既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机会通过考试,又避免了频繁考试带来的压力。
2026年高中合格考科目设置全面覆盖高中主要学科,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9门学科。考试内容以高中课程标准为基础,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难度适中,确保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
各科目考试形式有所不同。信息技术采用机考形式,考查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其他科目均为笔试,其中语文考试时长为90分钟,其他各科均为75分钟。考试内容注重基础性,不设置过难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基本技能的应用能力。
考试评分采用合格/不合格两级制,不进行分数排名。只要达到合格标准,即视为通过考试。这种评价方式减轻了学生的考试压力,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