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河北高考生成绩排名在56000-57000名之间的同学可以报的院校有很多,其中包含有: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历史排名56213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物理排名56852位、延边大学(护理)物理排名56852位、青岛黄海学院历史排名56213位、福州理工学院历史排名56213位、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历史排名56213位等等。来高考小编整理出河北高考排名在56000-57000名之间的院校名单,方便2026年河北考生填报志愿。

1、重庆交通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在河北物理排名在56852位。
2、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在河北历史排名在56213位。
3、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在河北历史排名在56862位。
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在河北物理排名在56852位。
5、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在河北历史排名在56213位。
6、沈阳科技学院在河北历史排名在56862位。
7、福州理工学院在河北历史排名在56213位。
| 大学名称 | 科目 | 分数线 | 位次 |
|---|---|---|---|
|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 | 历史 | 490 | 56213 |
| 青岛黄海学院 | 历史 | 490 | 56213 |
|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 历史 | 490 | 56213 |
| 福州理工学院 | 历史 | 490 | 56213 |
|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 历史 | 490 | 56213 |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 物理 | 569 | 56852 |
| 北京建筑大学 | 物理 | 569 | 56852 |
| 延边大学(护理) | 物理 | 569 | 56852 |
| 重庆交通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 | 569 | 56852 |
| 重庆医科大学 | 物理 | 569 | 56852 |
| 东北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 | 569 | 56852 |
|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 历史 | 489 | 56862 |
| 沈阳科技学院 | 历史 | 489 | 56862 |
|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 历史 | 489 | 56862 |
注: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均整理自各省考试新公布的分数线表。
1.冲: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高5%-10%的院校,重点关注专业组设置干净、转专业政策宽松的高校。
2.稳:选择录取位次与考生位次基本匹配的院校,优先保障专业满意度。
3.保: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低20%-30%的院校,确保兜底录取。
| 学校层级 | 推荐院校 | 志愿顺序建议 | 报考策略 |
|---|---|---|---|
| 冲 | 青岛黄海学院、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 放在前面(如第1到3志愿) | 冲更高层次高校,接受调剂 |
| 稳 | 延边大学(护理)、重庆医科大学、北京建筑大学 | 中间段(如第4到6志愿) | 稳进理想高校+专业 |
| 保 |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沈阳科技学院 | 后面(如第7到10志愿) | 确保录取,避免滑档 |
学校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始建于1999年6月,为沈阳化工大学国有民营二级学院,2004年4月被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校名为沈阳化工学院科亚学院,2016年4月,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现有本科在校生7729人,现有专任教师506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404 人,占80%。校园占地面积41.9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0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625.34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65.5万册,电子图书260万册。
学校1995年始建于美丽的“冰城”哈尔滨市,前身为哈尔滨华夏计算机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评为国家首批“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获批国家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定名为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以“信息工程”命名的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2022年学校选择了非营利性办学类型。
学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计算机、电子信息类专业优势,秉承“规范严谨,精益求精”校训,倡导“积极、踏实、学习、开放”校风,坚定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以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目标,打造“卓越IT工程师的摇篮”,服务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前身为北京石油学院,创办于1953年,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为我国石油高等教育奠定了探索发展之基。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批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标志着学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道路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16年,校区首批本科生入学。办学以来,校区坚持“立足新疆、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辐射中亚”的办学定位和“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服务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布局,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丰富深化办学内涵,努力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校区传承学校70余年的深厚办学积淀,立足地处石油石化产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在学校“一校两区多点”办学新格局下,着眼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需求,在学科布局、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建设规划等方面与校本部差异化融合发展。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体现了对学校办学追求和育人成效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