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开设院校共330所(独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未纳入),其中1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经济学专业主要关联一级学科为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等。经济学专业开设院校共330所(独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未纳入),其中1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经济学专业主要关联一级学科为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等。2025年经济学专业大学排名中,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紧随其后。具体详细排名如下:

经济学专业排名高校共165所。经济学专业排名前列的院校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一、北京大学排名第二、清华大学排名第三。
| 排序 | 高校名称 | 省份 |
|---|---|---|
| 1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 |
| 2 | 北京大学 | 北京 |
| 3 | 清华大学 | 北京 |
| 4 | 复旦大学 | 上海 |
| 5 | 南开大学 | 天津 |
| 6 | 厦门大学 | 福建 |
| 7 | 南京大学 | 江苏 |
| 8 | 武汉大学 | 湖北 |
| 9 | 浙江大学 | 浙江 |
| 10 | 中央财经大学 | 北京 |
| 11 | 上海财经大学 | 上海 |
| 12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湖北 |
| 13 | 中山大学 | 广东 |
| 14 | 西南财经大学 | 四川 |
| 15 | 吉林大学 | 吉林 |
| 16 |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 |
| 17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北京 |
| 18 | 辽宁大学 | 辽宁 |
| 19 | 山东大学 | 山东 |
| 20 | 暨南大学 | 广东 |
| 21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 |
| 22 | 西北大学 | 陕西 |
| 23 | 湖南大学 | 湖南 |
| 24 | 东北财经大学 | 辽宁 |
| 25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 |
| 26 |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 |
| 27 | 江西财经大学 | 江西 |
| 28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
| 29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 |
| 30 | 河南大学 | 河南 |
| 31 | 山东财经大学 | 山东 |
| 32 | 南京财经大学 | 江苏 |
| 33 | 安徽财经大学 | 安徽 |
| 34 | 安徽大学 | 安徽 |
| 35 | 兰州大学 | 甘肃 |
| 36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 |
| 37 | 浙江财经大学 | 浙江 |
| 38 | 云南大学 | 云南 |
| 39 | 华南师范大学 | 广东 |
| 40 | 郑州大学 | 河南 |
| 41 | 上海大学 | 上海 |
| 42 | 云南财经大学 | 云南 |
| 43 | 深圳大学 | 广东 |
| 44 | 重庆工商大学 | 重庆 |
| 45 | 山西财经大学 | 山西 |
| 46 | 陕西师范大学 | 陕西 |
| 47 | 河北大学 | 河北 |
| 48 | 天津财经大学 | 天津 |
| 49 | 中国政法大学 | 北京 |
| 50 | 浙江工商大学 | 浙江 |
| 51 | 东南大学 | 江苏 |
| 52 | 南昌大学 | 江西 |
| 53 | 东北师范大学 | 吉林 |
| 54 | 重庆大学 | 重庆 |
| 55 | 中国海洋大学 | 山东 |
| 56 | 中央民族大学 | 北京 |
| 57 | 华中师范大学 | 湖北 |
| 58 | 湘潭大学 | 湖南 |
| 59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广东 |
| 60 | 福建师范大学 | 福建 |
| 61 | 北京工商大学 | 北京 |
| 6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 |
| 63 |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 |
| 64 | 广西大学 | 广西 |
| 65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黑龙江 |
| 66 | 四川大学 | 四川 |
| 67 | 西南大学 | 重庆 |
| 68 | 黑龙江大学 | 黑龙江 |
| 69 | 青岛大学 | 山东 |
| 70 | 湖南科技大学 | 湖南 |
| 71 | 广东财经大学 | 广东 |
| 72 | 宁波大学 | 浙江 |
| 73 | 吉林财经大学 | 吉林 |
| 74 | 大连理工大学 | 辽宁 |
| 75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上海 |
| 76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 |
| 77 | 内蒙古大学 | 内蒙古 |
| 78 | 贵州财经大学 | 贵州 |
| 79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湖北 |
| 80 | 武汉理工大学 | 湖北 |
| 81 | 东北大学 | 辽宁 |
| 82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北京 |
| 83 | 南京师范大学 | 江苏 |
| 84 | 石河子大学 | 新疆 |
| 85 | 南京审计大学 | 江苏 |
| 86 | 西北师范大学 | 甘肃 |
| 87 | 上海师范大学 | 上海 |
| 88 | 福州大学 | 福建 |
| 89 | 湖南师范大学 | 湖南 |
| 90 | 新疆财经大学 | 新疆 |
| 91 |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 |
| 92 | 苏州大学 | 江苏 |
| 93 | 广西师范大学 | 广西 |
| 94 | 华侨大学 | 福建 |
| 95 | 四川师范大学 | 四川 |
| 96 | 江苏师范大学 | 江苏 |
| 97 | 贵州大学 | 贵州 |
| 98 | 西南民族大学 | 四川 |
| 99 | 广州大学 | 广东 |
| 100 | 新疆大学 | 新疆 |
| 101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 |
| 102 | 河南师范大学 | 河南 |
| 103 | 华中农业大学 | 湖北 |
| 104 | 安徽工业大学 | 安徽 |
| 105 | 浙江理工大学 | 浙江 |
| 106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河南 |
| 107 | 集美大学 | 福建 |
| 108 | 湖南工商大学 | 湖南 |
| 109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浙江 |
| 110 | 内蒙古财经大学 | 内蒙古 |
| 111 | 济南大学 | 山东 |
| 112 | 河北经贸大学 | 河北 |
| 113 | 青海大学 | 青海 |
| 114 | 北京物资学院 | 北京 |
| 115 | 兰州财经大学 | 甘肃 |
| 116 | 四川农业大学 | 四川 |
| 117 | 山西大学 | 山西 |
| 118 | 华东政法大学 | 上海 |
| 119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 |
| 120 | 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 |
| 121 |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 |
| 122 | 扬州大学 | 江苏 |
| 123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 |
| 124 | 天津商业大学 | 天津 |
| 125 | 江西师范大学 | 江西 |
| 126 | 云南师范大学 | 云南 |
| 127 | 上海海事大学 | 上海 |
| 128 |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 |
| 129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山东 |
| 130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内蒙古 |
| 131 | 宁夏大学 | 宁夏 |
| 132 | 中南民族大学 | 湖北 |
| 133 | 南京邮电大学 | 江苏 |
| 134 | 曲阜师范大学 | 山东 |
| 135 | 河北工业大学 | 天津 |
| 136 | 安徽师范大学 | 安徽 |
| 137 | 天津师范大学 | 天津 |
| 138 | 河南工业大学 | 河南 |
| 139 | 湖北大学 | 湖北 |
| 140 | 成都理工大学 | 四川 |
| 141 | 西藏大学 | 西藏 |
| 142 | 重庆师范大学 | 重庆 |
| 143 | 西南科技大学 | 四川 |
| 144 | 中国传媒大学 | 北京 |
| 145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 |
| 146 | 西安财经大学 | 陕西 |
| 147 | 河北农业大学 | 河北 |
| 148 | 吉首大学 | 湖南 |
| 149 | 华南农业大学 | 广东 |
| 150 | 杭州师范大学 | 浙江 |
| 151 | 河南科技大学 | 河南 |
| 152 | 广西财经学院 | 广西 |
| 153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黑龙江 |
| 154 | 北京语言大学 | 北京 |
| 155 | 西南石油大学 | 四川 |
| 156 | 湖北经济学院 | 湖北 |
| 157 | 西安理工大学 | 陕西 |
| 158 | 南华大学 | 湖南 |
| 159 | 延边大学 | 吉林 |
| 160 | 大连海事大学 | 辽宁 |
| 161 | 西北政法大学 | 陕西 |
| 162 | 山西师范大学 | 山西 |
| 163 | 北京体育大学 | 北京 |
| 164 |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 |
| 165 | 青海师范大学 | 青海 |
2026年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志愿填报,目前没有官方排名,不同机构的评价标准不同,导致排名结果也有所不同。根据教育部的学科评估结果,以下是全国经济学专业实力突出、认可度高的十所大学:
1、中国人民大学
2、北京大学
3、清华大学
4、复旦大学
5、南开大学
6、厦门大学
7、南京大学
8、武汉大学
9、浙江大学
10、中央财经大学
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因其系统性的优化思维,就业面非常宽广,整体来看是积极向好的。
1、市场需求大:2025年经济学专业相关招聘职位占全国总需求的约1.4%,显示市场需求旺盛。
2、就业率高:数据显示经济学专业的就业率通常在90%-95%之间。甚至出现毕业生供不应求的情况。
3、薪酬成长性好:薪酬方面,该经济学专业表现出“随经验增值”的特点。
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抗战期间,浙大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七年,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兄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留在杭州的主体部分被分为多所单科性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浙江大学,迈上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在128年的办学历程中,浙江大学始终秉承以“求是创新”为校训的优良传统,逐步形成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浙大人共同价值观和“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的浙大精神。